3)583【金牛系的成型】_重生野性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

  “宋维扬?你吹牛哦。”销售人员明显不信。

  刘亚光说:“我骗你干嘛?把你们老板叫来,我要跟他谈生意。”

  产品优秀就不怕没市场,卖场的老板很快赶来,对其中两款称得上电动摩托车的玩意儿爱不释手。这是全国独一份的技术,那位老板直接从零售商改行,变成了风行电动车的省级经销商,还打算搞风行电动车的零售专卖店。

  搞定了西康省这边,刘亚光又立即前往山城。

  这次更直接,刘亚光找到一个摩托车经销商,把人拉出去骑车爬陡坡。对方直接就惊呆了,因为这么陡的破路,其他牌子的电动自行车根本别想爬上去。

  就此,风行电动自行车开始独霸山城市场。

  剩下的城市刘亚光都不管了,扔给手下去负责,他动身前往东南亚开拓市场。

  大概在11月份的时候,风行电动自行车渐渐展露峥嵘,最直接的表现是:竞争难度第一的盛海,竞争难度第二的金陵,风行电动自行车的月销量双双突破3000辆。

  然后就被有关部门调查了……

  因为国家发布过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整车重量不得超过40公斤,最高车速不得大于每小时20公里,必须拥有可以蹬车的脚踏板,风行电动车只有最便宜的那款没有超标——明显是友商在集体举报,否则根本就不会有人来管。

  不得已,风行电动自行车只能加装脚踏板,并在仪表盘的20码以上不标数字,只标记详细刻度,重量超标全靠公关来解决。

  有了风行电动车做榜样,在此后长达四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电动摩托车全都有脚踏板,这玩意儿的唯一作用就是碍手碍脚。直至2006年,国家颁布了电摩标准,有了电摩的概念,这烦人的脚踏板才终于消失。

  至于东南亚市场,越南简直让人无语,关税实在太高了。电动自行车如果整车出口过去,价格都快赶上越南产的摩托车,特斯拉这边打算在越南开组装厂,从中国运零部件过去组装,这样还能享受投资优惠政策。

  菲律宾和泰国就比较不错,由于拥有价格优势,风行电动自行车轻松从日苯厂商手里分割出一块蛋糕。这两国市场加起来,2003年就出口了3万多辆,销售额高达1500多万美元。

  至于国内,风行电动车在明年彻底打开市场,2003年的销售额直接蹿到亿元,2004年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6亿元!

  这玩意儿贼赚钱,最廉价的1600块钱都能买到,其成本也就两三百块。风行电动车的成本比较高,电摩车型的成本超过了600块,市场售价2500元也就不算什么了,这才几倍的利润而已。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成绩,李苏褔和王传孚都感到非常满意。包括宋维扬在内,他们都为此倾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