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天子手诏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卞壸病卧,殷峤前去协助邓攸调查事情真相,再加梁允直接撂了挑子,剩下三人,光其它事务就忙不过来,又哪儿还有智计,推动事件及时定性呢?

  再者说了,倘若官方口径不合右卫之意,会不会酿成更大的事端啊?

  所以荀邃等人就只能拖延塞责——好在右卫倒是也不催促——他们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祖逖的身上。只要祖逖率师归洛,自然可以压制右卫,到时候随便给个说法就成啊,不必要再看那票粗鲁军将的脸色了。

  只是羯贼既退,祖士稚你为何还不肯回来哪?

  尚书是最高行政机构,所以千钧之重全都压在了诸尚书身上;诸卿之权多为尚书所夺,沦为二等官署,既插不上话,也不愿帮忙分担v下首脑华恒本来论品位、论资历、论智商,都足以劝谏和引导荀邃,然而华敬则向来在东西两党间走钢丝——且还略偏向西党一些——为此而戒诸侍郎、散骑:就让荀、祖两家头疼去,这混水咱们可千万别蹚。

  至于各部门恤,多与张奇、孙珍等人相勾结,能不扯自家长官后腿就算很良心了,谁肯冒头去献策啊?在原本历史上,东晋之亡,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世家垄断高级职务,却皆垂手坐谈,不理庶政,寒门恤日窃权柄,终于造成阶层的彻底撕裂,于是给了一个武夫夺权的机会

  反倒是一些世家出身的中层官吏,为此奔走忙碌,希望能够弥合双方的矛盾,使大事化小,新化无——因为只有维持旧有体制和态势,他们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其中自然包括了大长秋梁芳,只是作为皇后之卿,他于国事是根本无可置喙的。

  且梁芳亦担心此事连累天家,为此而到大神问卜『夫人早已离开了洛阳,因此他只得跑去白马寺,向帛尸梨蜜多罗请益。

  谁想才入寺中,却正好撞见那位吉友大噬一名通译和一名挑担童子相随,正一声不吭地朝外走。梁芳上前行礼,就问:“大墅往何处去啊?”

  帛尸梨蜜多罗与同源的佛图澄不同,虽入中国已经数年,却从来都不肯学中国话,身边儿总要跟一个翻译。他自己的解释是:佛法自天竺而传西域,两地语言相近,于经义不至于误解,但若改以中国话说出,唯恐南辕北辙。所以我是不用中国话说佛道释的,要是出了讹误,那是通译的责任,这锅我不背。

  就此通过译者回复梁芳道:“近日都内人心不定,恐生祸乱,大师因此出城暂避。”

  梁芳心说你倒也老实急忙拱手道:“正因此事,恳请大师开解。”

  帛尸梨蜜多罗回复说:“俗世争斗,我出家人不宜牵涉于内,况乎我素不打听政事,则焉能开解于梁公啊?倘若梁公心不自安,只须诵经礼佛,自然百邪皆辟,秽不沾身。”

  梁芳追问道:“唯恐此事牵涉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