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丧败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议。

  庾元规从来冷面冷口,说话很不客气,当即直截了当地说道:“此番军败,虽陶士行必不能辞其咎,其由原在令兄!”王导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元规所责,是处仲兄?”庾亮说当然啦,除了他还有谁啊——

  “本以令兄处仲为征讨都督,却不肯率军而前,只据守彭泽不动。陶士行等皆为南人,但求保安乡梓,安有天下之志?所部亦皆扬州人,本土作战,或有一日之长,置于荆州,难保必胜。若不以我中国世族督押之,彼等岂肯奋战?则丧败本在情理之中啊。”王导笑一笑:“元规此言差矣——陶士行前任江夏太守,久在荆州,屡平叛乱,居功甚伟,怎能说扬州人破不了荆州贼呢?”庾亮一撇嘴,当即开始扳手指计数:“陶士行之功,且待我为阁下详数之。初于江夏破义阳蛮张昌,为有刘和季在——若令兄处仲亲率陶某,自然也不至于覆军失地……”刘和季名弘,沛国人,乃西晋名将,他可以说是发现陶侃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所以庾亮说了,陶侃第一次打胜仗,那是因为有刘弘为其主帅,功劳得一半儿计在刘弘头上——以北驭南,当然能够打得赢啦。

  “次败陈恢,低品庶族而已;三败华秩,实为北人,在江南威望不著。此二者皆人心不附,地方侧目,自然丧败可期,则陶士行不过贪天之功而已。”陈恢是荆州刺史陈敏的弟弟,庐江人。

  陈敏陈令通本是第一个想要趁着乱世割据江东的军阀,但因为出身太低,名望不显,故此遭到南方豪族的一致反对,最终群狼搏虎,死无葬身之地——司马睿趁隙乃得南渡。

  华秩华彦夏是平原人,时任江州刺史,不肯接受司马睿的领导,结果被王敦指挥着一群江东土著给讨平了。

  所以庾亮才说,这两人本来就没有坐大的可能性,陶侃在讨伐战中立下的那点点功劳,根本不够瞧啊。

  “南人欲夺我兵权,故极言陶士行、周士达(周访)为能战之将,其实不过尔尔。据我看来,不如令兄处仲多矣。则若令兄处仲不肯临阵驾驭,彼等又岂能成功?”王导轻轻叹了口气:“此亦无可奈何之事……国家军队,不过三五万,岂可浪掷呢?”所谓

  “国家军队”,就是指的司马睿建康政权所可以牢固掌控的部队,目前除了建康守军外,基本上全都在王敦手里。

  魏晋时期有所谓

  “中外军”的说法,中军就是中央禁军,外军是指地方戍守兵,倘若把建康政权当作朝廷来算,那么

  “中军”也就只有这三五万人,各郡国的

  “外军”则大多掌握在江东土著手中,或者因为地域因素,和江东土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起来并不怎么让人放心——主要是不让他们王家人放心。

  再加上当时地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