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仙武文明,天庭初立_大日纯阳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舟”出现了,并且不再是仙人才能使用的东西,而是大范围的出现在了人世间。

  妖出现,化形,会在人间游走,这时候,需要去仙门或者神祠请来一份勾牌,如果这两处请不到,也可以直接向火云洞请。

  那么,越是靠近仙门的地方,人的德行与道理也会越发的近似圣贤。

  终于,在某个时日,当黎明的太阳升起,魏国境内,一位仙人游历凡尘,来到一条名为“洈水”的大河之畔,那河流中,有渔夫撒网,但紧跟着,却有白鲤出现,那渔夫却不上前抓弄,而是一眼就看出了他是妖。

  那白鲤向渔夫鞠躬,头颅点水,向这渔夫而问道,那仙人看的惊奇,因为心中想着,这渔夫不过是个寻常百姓,哪里知道化形之妙?

  但却没有过多时,那渔夫开口,吐出天人之语,不仅仅让白鲤惊讶,更让隐在一侧的仙人瞪起了眼睛,随后没过几个呼吸,便有雷光重重,大浪滔滔,看那白鲤登天而化龙的时候,这位仙人心中顿时发现了,人道的盛世,或许已经悄然到来。

  当众生注重法的修行,注重德的培养,亦同样不会落下武与器得时候,不轻视也不贬低其他的道理,会认真的去实践与试验。

  就连渔夫和樵子都能点鱼为龙,唤石人开口,到了这个地步,简直就是只存在于梦想中的世界。

  大德,大贤,悄然出现在茫茫的尘埃间。

  而由于三皇入火云,在人世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居然短暂的被遏制了。

  有多短?

  约莫两个甲子。

  但却是最好,也是最妙的两个甲子。

  这是三皇,乃至于仙神都没有预料到的。

  貌似开始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了?

  这般景色,倒是颇有些万八千年前,人道盛世的光景。

  于是,在三皇的决议下,人道之中的王朝开始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一种东西!

  天庭!

  以天庭统御天下众生,而诸修行之人,达到升仙的关隘之后,可以自己选择登神还是化仙,但不论是哪一种,首先要经过九玄仙山,或者六道神部,要在其中留下名讳,这才能去往天庭。

  天庭的出现,其实正是姜皇不甘心的产物,诸仙神也已经明白了个中缘由,但对于诸仙神来说,天庭的出现,似乎还有助于仙道与神道,当然,诸仙神同样也明白,依照姜皇的个性,他必然是不会放弃天皇地位的,那么等到上千年,数万年过去,当天庭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或许就是彻底把诸仙神镇压的时候。

  幻境棋局千年,不仅没有磨灭他统一的念头,反而更加的执着了,从这一点上,他有大执念,倒是和李辟尘有着巨大的相似性。

  这等于是变相的统一了诸世,而姜皇的算盘打的也十分的好,毕竟他身为第一代的天皇氏,主动八方风雨,从地位上来说,凌驾于地皇氏与人皇氏。

  从一定程度上,他便是天道在人间的代言者,当然,姜皇想的可不是区区的天道,他这一系十世,俱都是要效仿人皇行事,是所谓“替天行道”。

  这样一个庞大的怪物出现的时候,仙神知道自己正在喂养一个可怕的存在,但却没办法制止,只能用升天的手段来遏制,即用仙神二道来分开原本打算进入天庭的修行者。

  这里面自然是有很多人,原本想要前往福地仙山,后来因为无缘而不能入,现在则是没有这个顾虑了,但相对于原本九大福地来说,有很多地仙是不愿意看见这个模式的。

  原本收徒,一讲缘法,二说悟性,三谈道德,第四才是说根骨。

  拿太华山来讲,那钟灵铁谷,百丈飞索,静心之道,三千玉石台,哪一个不是为了磨练心性而设下的?而没有外观仙人的通碟引荐,休想寻找到福地所在之处。

  并且原本收徒,多数都是少年人,或是以孩童为多,因为他们的道德观没有彻底定形,可以正确的引导和塑造。

  但现在为了遏制天庭发展,故而不得不广开天门,这就导致一个后果,即那些从下面小仙门内出来的人,在某些德行,操守,乃至于为人处事之上,良莠不齐。

  于是有的仙门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有的,则是隐入人间,彻底遁隐不见。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