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1章 朱厚熜上学与新式教育(二合一,五千字)_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宁王府的王次子则很受底下的宦官喜爱,因为这位宁王府的次子很有钱,也很大方,这让朱厚照越发有些自卑。

  当然,他更加耿耿于怀的还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学识居然没有引起皇帝陛下的重视,甚至连自己身边只有四岁的皇嫡长子都比自己知道的多。

  所以,朱厚熜在宫学里学的很认真,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他开始接受除儒学外的算学以及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教育,还有关于国家的教育。

  朱厚照也抽空来了一次宫学,如同他视察大明顺天府一带的社学时一样,他都会给这些还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上一堂思想课,讲讲大明的历史灌输一些国家与民族的概念。

  朱厚照会亲自与每个学校的大明少先队的队员一一握手,同其他随行官员一起亲自给他们系红领巾。

  朱厚熜因为有文化基础在再加上本身的勤奋,所以在宫学的学习成绩也很优异,直接成为宫学第一届少年先锋队的队员。

  当朱厚熜看见朱厚照亲自给自己系上红领巾的时候,他感到的是无比的自豪,他知道红领巾的含义,意味着是大明无数英雄血染红的旗帜的一角,而他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队员也就意味着他将来会成为少年英雄。

  朱厚照看见朱厚熜一脸兴奋与激动的样子,心里也同样很高兴,他知道自己把后世的一些事物放到大明的基础教育中果然也有同样的激励作用,他相信这样会让更多的年少单纯的孩童想让自己成绩变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基础教育全部普及已有三年,明年开始便是第一届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童四年毕业期,朱厚照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批由朝廷花了大价钱培养出的一批接受四年教育的学童。

  “陛下,按照学部从各省报上来的数据估算,明年大约有一百七十余万学童即将毕业,按照之前的规定,这些学童将以百分制的形式考入县学,而按照以往的举业,入县学府学者非生员不可,如今只学四年便可入县学,只怕恐令天下生员不满;

  另外,县学素来录取之数不多,凡县四年所满学童不下千,这其中当有大半不得入县学,是故,臣以为,当应再建新学,各县设新学以收天下学童再教之,并教之以更深入之学问,以待其成丁后得有才被朝廷用之!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年时间培养出天下英才自是不够,需持之以恒,方可在日积月累之后,得有天下英才尽出于大明!”

  学部尚书康海如实对朱厚照禀道。

  “这百万学童自然不能让其回家务农,至少大部分不能放其回家务农,而县学一时改不得,且若让知县出题也估计只会出一些八股文章;

  朕准你所言,设立新学,传旨各县亲民官新设高等小学堂,朕会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