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三人同行_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他吧。”薛湄道,“不带他,他也要跟着去。”

  萧靖承还是不同意。

  他上了马车,对萧明钰道:“你走你的,我们走我们的。”

  萧明钰急忙对薛湄喊:“郡主想不想去看盐堡?瑞王叔,您单独带着她去,朝臣们听说了,还以为您起了讨回的心思,恐怕又要聒噪了。不如我带着你们俩去吧。我去盐堡,可是光明正大。”

  萧靖承顿时想到了“小人得志”这四个字。

  明明是先皇留给他的,他还回朝廷,现在想去看看,还要受制于人。

  薛湄已经替萧靖承做了回答:“我不想看。”

  其实,她很想去的。

  在被萧明钰拦车之前,他们俩就说到了那个盐堡,薛湄还特别好奇。

  “算了。”萧靖承懒得跟萧明钰一般见识,打败他还不是轻而易举吗,忌惮他做什么,“你可要跟我们同坐?”

  萧明钰立马解下了厚重风氅,打算上车:“多谢皇叔。”

  车厢里又变成了三个人。

  薛湄和萧明钰聊起了盐。

  依照薛湄的历史知识,现在盐主要分三种:海盐、井盐和湖盐。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盐——岩盐,没有被开发出来,人们也不知道它的炼制方法。

  “现在的海盐,是煮还是晒?”薛湄故意问萧明钰。

  萧明钰不解:“什么晒?盐都要通过煮,否则如何能成盐?海水是晒不出盐的。”

  萧靖承也看着薛湄。

  薛湄自己脑海里快速搜了搜,发现在宋代之前,的确都是煮盐。

  不管是湖盐、海盐还是井盐,都通过蒸煮得得到盐。

  煮盐需要大量人工、柴禾、大锅,对场地的要求和限制,每次得到的盐产量很小;到了宋代,技术的进步发明了晒盐。

  然而,晒盐因为其本身技术不太行,得到的盐还是很少,故而各处盐堡以晒盐和煮盐结合。

  直到清末,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发明了一种盐卤,可以让海水或者湖水大量结晶,晒盐才彻底取代了煮盐,成为制盐的主要手段。

  “你是有什么办法吗?”萧明钰见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想到她的鬼才,立马兴致勃勃询问。

  薛湄笑了笑:“没有,我就是突发奇想。我见过盐水晒干之后,一层薄霜呢。”

  萧明钰:“……”

  薛湄没有多嘴多舌,因为盐、铁官营,关乎重大。她对着盐堡指手画脚,皇帝会更加忌惮她。

  她现在对这个皇帝有点灰心,“想跳槽”,啥家国大事都懒得替他出主意,尽可能低调些。

  况且,她前不久打了公主,前日在新旦朝贺上,皇帝还奖赏了她,已经让她处于舆论中心。

  所有人都盯着她,话题集中在她身上,她稍微做点什么,都很容易翻车,更别说“盐”这种大事了。

  盐在古代一直都是战略物资,跟铁一样,因为战士不吃盐就没力气打仗,任由敌人砍杀。

  “你想去看看盐堡吗?”萧明钰又问薛湄。

  薛湄:“好啊,反正是要去海边的,正好去瞧瞧。”

  她还没见过古代的盐堡。

  她大脑终端里的历史知识库里,古代盐堡也没什么资料,照片就更别想了,有些简单的画作。

  照片都可能失真,更别说画作了。

  薛湄很想长长见识,亲眼瞧瞧。

  萧靖承本就打算带着她去看的,听到他们俩如此议论,就没有反对什么。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