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七章 爬得高 摔得重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的三大门户网站,均在头版刊登了一条新闻,刚在香港完成各项手续的嘉盛助学基金会,公布了基金会的章程。

  这是一个非公募性质的专项基金会,由冯一平个人出资1500万美元成立,旨在资助那些已经拿到欧美知名高校的offer,但是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前往的应届生。

  嘉盛助学基金会同时招募志愿者,主要是协助调查申请者的真实情况。

  第一条消息,大家还觉得不太关自己什么事,这样的由中央部委成立的基金会,不一定能惠及到自己头上,但是第二条,则让很多大学生激动不已。

  谁不想去国外的名校进修一把呢?此时的出国深造,真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大事,只要好好努努力,留学结束后,一般都能在美国或者欧洲找到工作机会,进而取得居留资格。

  即使志在国内,那么,在欧美名校深造几年之后,作为海归回到国内,那同样是前程远大。

  不少体谅到家庭实际情况,已经熄了这个心思的同学,顿时心热起来,就在当天,全国各地看到了这一消息的高校里,都有很多份申请资料寄往香港,包括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

  到下午,很多学校的网站,也一字不差的转发了这条新闻,也包括清华。

  在校的学生,都还是很理想化的一群人,嘉盛这样为他们考虑,他们也想着要给他们提供了一线希望的嘉盛做些什么。

  联系到最近的一些风言风语,清华的一位大四学生,想起非典期间,嘉盛向学校捐赠红外测温仪、板蓝根和洗手液的事,就在网上的几个热门论坛里发了一个帖子,希望在非典期间,同样接受嘉盛捐赠的单位和地区,能在帖子里说明具体的情况。

  这个帖子,同样出乎意料的热,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可以确认,在非典期间,嘉盛共向全国捐赠了接近两万台红外测温仪,板蓝根五倍于此,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中。

  也就是从目前来看,嘉盛在非典期间,无偿捐赠了至少至少超过500万的紧缺物资。

  这样的金额,你可以说冯一平还不够舍己,但至少,不是某些人说的,他对慈善无动于衷

  …………

  谢教授没想到嘉盛不动则已,一动就都是这样的大动作,看着早上已经发行的报纸上,自己不点名的指责冯一平冷漠,只追求个人生活的奢侈,无心慈善事业的文章,对比这一条条嘉盛大手笔的慈善举动,脸厚于她,也有些掩面无言的意思。

  但还不止如此。

  紧跟着,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正是郭国坚。

  他在报道里没有讳言自己的身份,一开篇,就说明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接下来,他历数了冯一平自高中开始,自己所知道的各项捐赠,虽然主要集中在冯一平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