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艰难的说服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来为公司服务,为什么不能放下之前的隔阂,大家坦诚布公的谈一次?”

  “从施密特个人角度来讲,他肯定希望公司能成功,毕竟他之前负责的那两家公司,说失败也不准确,至少,在他任内,并没有成功的扭转局面,我们谷歌,可能是缔造他职业生涯辉煌的最后一次机会,你说呢?”

  “和他之间的矛盾,肯定比和那两家风投之间的矛盾好解决,你说对吧!”

  迈克尔莫瑞兹和约翰多尔,虽然是硅谷最知名的风投大师,也乐于在投资的创业公司扮演上帝之手的角色,不仅是资金提供者,同时也经常以设计师、顾问、战略家,甚至是执行者的身份,参与到所投资的公司中去。

  也可以说,他们就是创业团队的“教练”,不仅决定上场时间和人选,还为所有的人提供可靠有力的后勤保障,减少创业者走弯路的可能性。

  但是,不管他们做了多少工作,风投和创始人,始终有一个巨大的,不可弥补分歧。

  风投本质上是做钱的生意,最关心自己的资金安全和回报,自然希望尽快获利后,安全撤出。

  不是说风投里,就没有像巴菲特一样,崇尚长期投资的,但这样的人,或者是这样的项目,肯定是少之又少。

  而很多创业者,一开始,还真不是为了钱,更多的只是为了自己的情怀、理想,或者是梦想,所以,他们更在乎自己的产品,把自己的产品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风投则不一样,他一般把创业者的公司,或者产品,当作一个待嫁的姑娘,只要回报合理,就是送出去做童养媳也非常不错。

  客观的说,风投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对公司的创始人来说,比如佩奇和布林,谷歌就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希望,但是对红杉和kpcb来说,他们投资的公司太多,其中从事和谷歌类似业务,也不是一两家,没理由只把你一个公司捧在手心宠着。

  “总之,我觉得,我们跟施密特,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有他在,还帮我们抵挡了那两家风投的压力。”

  “同时,他加强销售,固然有让业绩更好看一些,让他在莫瑞兹和多尔面前加分的考虑,但何尝不是对公司有利?

  你应该也看到了他的成果吧,和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营收是去年的百分之二百三十,最重要的是,他做这些事的同时,并没有干扰你对产品的开发,对不对?”

  这是硬道理。

  “我承认,他是做了一些工作,”佩奇终于好容易肯定了施密特一次,“只是,你也知道,我认为,谷歌就应该是一件技术推动型的企业,而不是销售驱动型的企业,我们的核心力量,应该是不断开发和完善的产品,应该是一个个工程师,而不是那一个个只知道夸夸其谈的人,”

  “这一点我们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