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要交的学费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跌,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国际形象——想想吧,如果我们几大行的股价,齐刷刷的大幅下挫,外界会怎么看?

  那怕是不止有类似章家敦之类的家伙,跳出来说我们将要崩溃,而是会有很多分析人士,都会认为我们会出大问题,到那时,可能就不只是影响形象那么简单。

  而最直接的,是国内的A股股价也必然受到影响。

  在国内股市本就这么“熊”的情况下,国有的银行股股价再次大跌,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捞一笔就跑,这是什么狗屁的战略投资者?”

  国有银行的所谓的“战略投资者”,说起来,和我们在其它领域,比如汽车领域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相仿。

  从05年四大行开始启动海外上市进程之后,考虑到严格说起来,我们的银行在国际金融界都是无名之辈,加上很多人对我们固有的计划经济的印象,这无疑会让国际投资者们不太认可。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实现成功IPO的目的,他们纷纷开始和国际知名的银行展开合作谈判,引入“战略投资者”。

  这么做的一个目的,和劳尔德今天借冯一平购买高盛的股份大做文章,是一个道理,冯一平都看好高盛,那高盛还会有什么问题?

  就拿工行来说,当初工行和高盛合作,也有同样的打算,在面对投资和类似“为什么我们要买你们的银行,而不买花旗和汇丰?”的问题时,他们就好轻松的回答,“你暂时不相信我们,这能理解,但你相不相信高盛?它已经投资我们,为什么?因为它看好我们的发展前景,”

  不然,以工行那样的体量,如何看得上高盛投资的那区区26亿美元?

  当然,既然是战略投资者,自然还有另外的要求,除双方在境外业务上不发生冲突之外,还希望能引入战略投资者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如果这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在解禁期后,迅速抛空所持有的股份,那当初的这些决策,就真的和我们在汽车领域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一样,只落得一个好笑的下场。

  战略投资?转让技术和管理经验?狗屁,他们就是为了圈钱。

  亏我们当初还用那么多优惠的条件让他们投资,真是又喂了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劳尔德看出了冯一平的恼火,忙说道,“冯,你知道我们可不是那样,你看,你希望受让我们持有的工行股份,我们不是不同意吗?”

  “我们还一直希望,能延长和工行的合作,”

  冯一平看了他一眼,你说的这话,谁信?

  你们之所以不同意转让,不过是想拿捏我一把而已。

  “冯,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在当前如此恶劣的局势下,他们中的很多,确实也自身难保,变卖这样的资产,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他也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