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北京新画面来人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递给他一张名片。“我姓吴,在新画面公司影视部工作,这位是我同事,小张,在法务部门工作。”

  “你好,冯一平。”冯一平跟对方打了招呼。

  “来来。坐下说。”副校长招呼大家。

  之后没有寒暄,吴经理笑着对冯一平说,“一平同学,你外公是不是住在梅家湾的梅建中?”

  “是的。”

  “你是不是用深海的笔名,于92年在收获十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的小说?”

  “是的。我还有编辑部的信,我外公应该还留着当时汇款单的复印件。”

  吴经理和小张对视了一眼,可算是找到正主了。

  他们这一番也不容易,先是和编辑部联系,找到了当时冯一平留下的联系地址,然后马不停蹄的到梅家湾,却扑了个空,从大舅那里打听到冯一平的消息,又去梁家河中学打听了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件事,然后才辗转找到市一中。

  “一平同学,你这篇小说的相关影视改编权还是属于你吗?”

  “是的,我没有对外转让。”

  “那就好,我们公司的艺术总监,也是知名导演张先生,有意把您的这篇小说改编成电影,不知您意下如何?”

  听了他这话,外面走廊上的老师一阵喧哗,还真是真的,学生发表小说,他们有些意外,但不至于吃惊,但是学生发表的小说,能被现在国内最顶尖的导演看中,对他们来说,则遥远的有点不真实。

  几个领导这时也不太淡定,都用热切的眼神看着冯一平。

  “我个人对此深感荣幸,在不大幅改编的情况下,我没有意见。”这就是场面话,他可是比现在的老谋子还清楚这部电影最后的效果。

  对面的吴经理却有些意外,冯一平虽然是说深感荣幸,却并不是十分激动的样子,这让他觉得,接下来的谈判,可能不是那么轻松。

  果然,接下来的情况很快就印证了他的猜测。

  企业都是讲求效率的,特别是老谋子交待下来的事情,当然是越早办妥越好,所以他们也没有拖延,马上就进入了谈判阶段。

  但是,却在版权转让费这一项上卡了壳,新画面提出的是八千块,冯一平给出的是五万块,差距太大,而且双方都不让步。

  “一平同学,”吴经理苦口婆心的做他的工作,“张导也是被你所写的故事打动,想一全新的方式,拍一部反映我们落后地区教育现状的电影,希望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你当初既然选这个方面进行创作,不也是渴望这种情况得到改变吗?那现在有这样一个更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住呢?想想你笔下的那些孩子吧!”

  说的是很在理,可是冯一平知道,这部电影并不是公益电影,具体票房他不清楚,但他知道,这部电影为老谋子和新画面在国内国外赢得了不少奖项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