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新时代的第一笔红利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德鲁克问道。

  本来,20亿件,30亿件这样的数字,并不会让他有多惊讶,人原来可是星巴克的副总裁。

  星巴克全球近两万家门店,一年销售的咖啡,同样超过20亿杯,30亿杯。

  但那毕竟是有些人哪一天都离不开的消耗品,但这款玻璃,却是给电子产品配套,那些电子产品的单价可不低,这款玻璃的单价同样也不低。

  所以,这样的20亿件,30亿件,就会是一个连他也会觉得惊讶的数字。

  “是的德鲁克,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在接下来,我们每个人所使用的手机,最好的玻璃面板,就是我们的这款产品,”冯一平掏出自己的黑莓示意了一下,“我们可以想想,这会是多大的需求?”

  “我们还可以想想,如果我们每一辆车上的导航设备,未来也会用上我们的产品,这又会是多大的需求?”

  连iPhone这会都还没发布,平板电脑,那他们就更没有概念了,冯一平只好用汽车上导航设备来指代。

  “所以大家还会觉得,我们这款玻璃的累计需求,在几十亿件这个数量级上,是不可理解的吗?”

  “不管是多少的需求,我可以肯定,康宁的温德尔维克斯,最近脸上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已经正式就任负责成本控制的全球副总裁的帕尔马特,有些幸灾乐祸的说。

  他也狠狠的看了那些玻璃溶液几眼,这个小家伙,难怪现在身家这么高,他这钱,赚得真容易。

  就是这一个项目,要是运作上市,市值也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100亿美元啊,他当初只花了1000万美元,就拿下了这项技术。

  “我想,刚上任还不到两年的维克斯,现在怕是取消霍顿的一切退休待遇的心都有,”他补充道。

  霍顿,就是康宁之前的总裁,也就是同意那笔交易的总裁。

  “也不能这么说,当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对在光纤领域投入巨资的康宁影响有多大,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康宁能坚持下来,霍顿先生也功不可没,”于情于理,冯一平都必须得为霍顿先生辩解几句。

  “就这个产品的生产线,未来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金翎问。

  她清楚冯一平的另一个考虑。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还是你懂我!

  “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轻轻松松吧,”他大声说道。

  原本的历史上,康宁只做基板,后加工交给了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等。

  但是既然大猩猩玻璃都到了自己手里,冯一平自然连后加工也要做。

  既能创造利润,又能吸纳那么多人前来就业,何乐而不为?

  “这里再增加十万个就业机会?”这下轮到老马感慨了,“那下一次我们来的时候,五里坳的变化,又会大得让我们认不出来吧,”

  “一平,还是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