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卷一、二、三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谓出家,只是剃发僧装而已,实则居官掌权如故。本书人物第一次出现时,姓名往往列一长串,顺序是地名、身份、姓氏、官职、本人名、尊称,有的中间还加上排行。

  【7】桓武天皇是日本第五十代天皇(781—805年在位)。

  【8】日本古制,亲王分为一至四品。式部省是中央机构八省(中务、式部、民部、治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之一,主管国家典礼、文官的选叙、高等教育等。各省的长官称为卿。

  【9】上总是国名,介是国司的次官。

  【10】国司:统管一国政务的机构,长官称为守,次官称为介。当时日本的行政区划分为国郡里三级,共计六十六国。

  【11】指许可登殿者的名簿。按当时规定六位以上的官员才允许上殿,称为殿上人。

  二

  殿上暗害

  忠盛【1】任备前国国守时,遵鸟羽上皇旨意,建造了“得长寿寺”。这座佛寺中有三十三间佛堂,供奉着一千零一尊佛像,于天承元年(1131)三月十一日举行了供奉仪式。上皇欣喜之余,传旨嘉奖忠盛建寺之功,特许他递补国司的缺额。正遇当时但马国出缺,于是就为他补上。上皇还恩准他登殿。忠盛其年三十六岁。原来的那些殿上人因此心生嫉恨,暗中计议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里的五节丰明会【2】上,杀死忠盛。

  忠盛获悉此消息,寻思道:“我生于武勇之家,并非文弱之吏,若遭受意外之辱,于家于己,都是憾事。古人云:当保全性命以报效君王。应该预先做些准备才是。”于是当他进宫的时候,便带了一把短刀,随便地挂在朝服腰带上。进了殿堂,在火光幽暗的地方,他缓缓拔出刀来,举至鬓边,那刀发出冰霜一般的寒光。公卿大臣们见了,不禁胆寒。又有忠盛的从卒平家贞,他是同族木工助【3】平贞光之孙,进三郎大夫【4】季房之子,任职为左兵卫尉【5】,他身着淡蓝色的狩衣【6】,系着浅黄的腰甲,挂着拴有弦袋的大刀,在殿上的院子里规规矩矩地伺候着。藏人头【7】以下的人看见他觉得奇怪,便叫六位藏人过去问他:“那空柱【8】附近铃索旁边,穿着布衣的人,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能进来,赶快出去!”家贞恭敬地答道:“听说今夜有人要暗害我家世代的主公——备前守大人,我为了看个究竟,特在此守候,不能出去。”这样说了,仍旧跪坐在那里。那些殿上人见此情形认为形势不利,当夜就没有下手。

  当忠盛被召至御前起舞的时候,人们怪叫道:“伊势平氏原本是醋瓶子!”其实,平氏本是桓武天皇后裔,只因有一段时间不住在京城,便不被列为上殿之人。因为久住伊势,所以假名于那里出产的瓶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