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十章 德国品质_抗战之后勤主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套是民用的标准,很多的东西并不是可以直接运用在军用上面的。但是这已经足够了,这套标准已经可以向世界上的一些尖端科技进行冲击了,我们成为世界工厂依靠的不只是万千的产业工人,还有无数人心血汇聚的这套机械工业标准,电工技术标准以及半篇电子元器件标准。

  每个标准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是可恨自己记得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的标准并没有完全的记录下来,每个标准几百页上千页。但是现阶段应付现在的情况是足够了,对于自己工厂的发展道路是有关键的意义的。集成电路车间也在琢磨电路的设计,和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只不过这个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实验才能出结果。

  “嗯,我相信后面随着这套标准越来越完善,你们工厂会越来越凸现出来有标准的优越性的。”

  这个的确不假,在维修方面,不像其他的厂子,维修就等于重做。在叶天的厂子来说,根本不可能,除非是这套配件不生产了,否则不会专门的去重做。这也是叶厂长为什么敢直接运输配件过来,而不是整台机床搬回来,在车间里面让大家伙眼睁睁的看着拼装起来。很多的零件都是从车间里各位师傅手里下来的,这也是给他们看好处。

  “叶厂长,咱们的零件可以互换有好处也有坏处啊?”

  武厂长拿着一个报告,有些着急的来到了叶厂长的身边。

  “哦?有什么坏处?”

  因为机床如果这么容易就修好了,那么会减少多少人来采购机床和相关的设备呢?现在的工厂虽然都是国营,但是也要看每年的生产数量下发资金的啊。这一旦减少了生产设备的数量,那么职工的福利工资和研发资金可就要少很多了。

  “啊呀,武厂长你真是想的太多了。”

  叶厂长瞟了一眼武厂长手里的报告,这是一份检测报告,在相同设备上的零件互换率。

  “我怎么想得多了?咱们厂子这点家当多不容易啊,这几百号人可都指着你吃饭呢!”

  “来来来,武厂长,咱们来算笔账。”

  叶厂长坐在旁边的一个马扎上,端起茶缸喝一口水,整理了一下思路。

  “你看啊,如果每台修理的钱只需要一点点,你会新买一台还是会修呢?”

  “当然是修了!”

  “这不就得了,维修费用这么低,下次他还会订别的机床吗?国家再怎么有钱,他也要找便宜的啊,再怎么有钱是需要节省出来用到别处发展的。”

  武厂长似乎听得有点明白了,但是又有点蒙。

  “你等等,我有点蒙,我去缓缓。”

  对于这个事情叶厂长自然是不慌的,这对于其他人来说的话,修要占大头,这个观念还是有些冲击的。毕竟现在还没有什么德国下水道的事情,在青岛城市都被炸的差不多了,也没见那么多的油纸包出来。不过日本毒气弹的事情也随着建设时期开始了,因为当时有很多的工人是从军队转成工人的,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乱子,甚至有的人把日本遗留下来的炮弹用来炸山开路。

  叶厂长想做的就是让德国下水道的故事成为0491厂或者049厂的代表,这故事不是代表的什么品质,这是在变相的夸奖通用件的好处。换一个备用件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重新买一台设备呢,叶厂长觉得这样就是浪费资源。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