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 息壤残片_陛下奇观误国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五年前,不知为何开始疯狂的扩张。

  现在已经大约占据了蛮荒密林四分之一的土地了。

  虽然上方那种使植物快速生长的力量,也在逐渐减缓。

  但依旧比周围所有土地都要来的繁荣,供给着蛮荒密林庞大的生灵数量。

  张辽看着面前这片诡异的土地,满脸的惊奇。

  这些土壤看起来极为柔软,上面生长着无数繁茂的树木。

  但让张辽感到奇怪的是,这片庞大的土壤如此松散。

  即使不和周围的土地同样高度,也容易被大雨冲刷出一个平缓的坡度。

  但不可能像眼前这般,有这样清晰粗糙的断口。

  张辽虽然神色疑惑,但他的直觉却察觉到这片土地并无危险。

  所以还是带着麾下的士卒,快速的摸了过去。

  此时,正在汉水城批改公务的姜山,突然听到一道信息从文明火种中传出。

  “恭喜传承者,您的子民成功发现了一个自然奇观、息壤残片,请及时搜寻,并进行激活。”

  听到此话,姜山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又一个自然奇怪的发现,令他心中十分的欣喜。

  现在的大夏能有如此的繁荣,长青古树和地火熔炉在其中起到了支柱般的作用。

  而且自然奇观和文明奇观不同,其中大概率还伴随着一些独特的自然资源。

  比如地火熔炉几乎用之不尽的冶炼能源,长青古树那数量庞大的宝药。

  姜山只是稍微将送来的几分奏折查看一番,便明白这一次大概率是远征的军团发现的。

  虽然他心中也十分的着急,但大军攻伐并非儿戏,姜山也只能静下心来,慢慢等待。

  索性各种政务数量并不多,他很快便批阅完毕。

  目前的大夏,只有一些相对重大的奏折,会送与姜山进行审阅。

  大部分的闲杂琐事,由孙叔敖和毛玠等人便足以解决。

  所以,姜山只能焦急地等待着大军经由兵部转交而上来的战报。

  是的。

  大夏的制度在多次商讨之后,最终决定采用另类三公六部制。

  之所以不用三省六部,是因为三省是帝王为了加强自己君权,分割相权而设置的。

  但这样一来,行政的效率和臃肿度也会因此而提升。

  而对于姜山来说,所有召唤出来的文臣武将都足够忠诚。

  而一个足够强大的丞相,反而能替姜山分担绝大部分的压力。

  所以三公的权利不变。

  丞相,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下辖六部。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此三位,姜山认为还没有德行足以坐稳之人。

  所以暂且由狄青,孙叔敖担任太尉和丞相。

  九卿因为职务划分不明确,所以化为了界限更为明确的六部。

  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毛玠为吏部尚书,刘晏为户部尚书,田豫为礼部尚书,赵括为兵部尚书,孟达为刑部尚书,季单为工部尚书。

  其余诸多官员则分布于各部之中。

  地方为郡县制,如今共有一郡,十四县。

  汉水盆地中共有九座县城,以及一座郡城,汉水城。

  同时还有负责外贸的伏牛城,负责工匠锻造的锻铁城以及封闭汉水出口的田裕城。

  除了这十三县以外,函断山脉北方新建了一座黑水城。

  负责掌管大夏绝大部分的牛羊以及战马。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今的大夏在这种无比高效的制度面前,已经逐渐长成了一头吞噬天下的巨兽。

  即使是人口土地再增长十倍,在完善的制度下,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它们消化吸收。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