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退居其次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后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

  两汉郎官,常有出任地方长吏之机。被时人视为出仕之重要途径。

  诸如贾诩、荀攸,皆曾为郎。却也皆弃官而去。

  关东、关西逆乱,群盗蜂起。陛下孤守洛阳不到一载,郎官竟去大半。乃至无人可用。宋枭之流竟可为一州刺史,足见朝政日非,何其凋零。

  右丞口中“尚书令言”,必是指尚书令曹节,私下之言。

  见右丞将国事直言相告,辛评亦吐露心迹:“我等二人,既登黄金台,出仕蓟国,便是认主王上。但有所需,右丞只管吩咐,无需见外。”

  耿雍笑道:“如此甚好。二位属吏,皆从各城抽掉。务必替诸王守好疆土。”

  辛氏二杰,皆足智多谋。能登六层,可见一斑。

  这便心领神会:“我等,定‘替诸王守好疆土’。”

  午后,三人又同赴紫渊六国馆。面见中山、河间二王。即拜郎中令一职。

  话说。六国结盟血书,刘备早已知晓。虽未明言,然事实胜于雄辩。今日领辛氏二杰前来,二王自当心知肚明。亦得心安。蓟王遣二人代为理政,便有默许血盟之意。

  七国联盟成矣。

  于是乎。右丞但有所求,二王必有所应。其乐融融,令辛氏二杰更加笃定。七国必有同盟。

  之所以先择中山、河间二国,乃因二国与蓟国接壤。境内黄巾贼寇,散乱无序,聚散无常。成员更是天南地北,五花八门。多以流寇为主,非张角嫡系死忠。且与蓟国暗通曲款的郭祖,传言亦在中山国附近游荡。

  二王只出王命。官服印绶,诸如此类皆出蓟国。

  待同车返回王都,左丞已为二人择好府邸。再入王宫,拜为王宫谒者。

  谒者,秩四百石,职奉王命出使。

  虽已散朝,王傅、横海中郎将、国相,蓟都尹等人皆在。

  “黄巾大部,虽被困于广宗,余部仍广布冀州。”耿雍开门见山:“二位此去,当先讨贼,后安民。”

  王傅又叮嘱道:“斥候来报。有大小黄巾贼,隐匿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郡,太行诸谷之中。人数不等,以青州黄巾渠帅张饶所部最多,或有三十余万。”

  辛评遂问:“青州黄巾为何北上冀州。”

  “本为驰援张角。被汉军阻于大河。后趁黎阳营等数路驻军驰援长社,乘机渡河,乱入渤海郡。亦曾攻掠我国。连败数阵,死伤过万。见事不可为,便领兵西去。欲与太行诸部合兵一处。反攻汉军,解广宗之围。”黄忠答道。

  “今青州黄巾,所在何处?”辛评又问。

  “或屯兵于安平国内。”黄忠又答。

  安平国,夹在中山国与河间国之间。亦与蓟国比邻。

  辛评这便醒悟:“王上可是要断青冀二州黄巾勾连,败青州黄巾于安平。”

  “然也。”右丞耿雍笑赞:“仲治果然大才。”

  “卑下愧不敢当。”略作沉思,辛评又道:“黄巾虽杂,却非乌合之众。三十万乱军,绝非一战之功。当徐徐图之是其一。分化瓦解是其二也。若能收为己用,方为上计。”

  众人闻言,相视一笑。

  右丞耿雍抚掌笑叹:“仲治之言,竟与主公不谋而合。主公来信曾言,若能收降三十万青州贼众,可编为‘青州兵’也。”

  自落座,便未置片语的辛毗,此时却语出惊人:“主公若得三十万精兵,何愁天下不定。”

  右丞耿雍欣然点头:“辛氏二杰,果不其然。”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