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亲典礼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层为九位侧妃居住。二层归为五十六位西域公主。诸如此类。

  五层乃是刘备的起居场所。

  一殿上下,各自安居。便是楼居的好处。比起洛阳的南北二宫,刘备的蓟王宫胜在紧凑热闹。

  御赐和亲,婚礼自当隆重。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刘备是过来人。比起五十六位新人的谨小慎微,万众瞩目下的蓟王松弛无比。幂篱透光透影,新人自然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得见身前的汉家夫君。

  四夷以汉化为荣。时下审美,亦自当以汉风为宜。人中刘备,可不是乱语胡言。

  美女配英雄。

  西域城邦更是如此。强权便是真理。拳头大小代表嗓门高低。西域都护兵强马壮,钱粮无数。短短数年,它乾城已横竖十里,制霸绿洲。高昌壁、昆仑障,各建雄关。诸城有军民三十万,通渠开荒,植树造林,各有气象。

  年初,二位都护府丞,召集各国副使,商讨在各国都,建驿站事宜。按李、戏二人之规划,都护府将在各国建赀库、驿站、互市,等直属与都护府的建制体系。用于转运货币,传递消息,通商互惠,诸如此类。各国自然交口称赞,全无异议。

  在各国看来,此举皆是加强与都护府联系的手段。正如与都护大人和亲一般。

  时下能与大汉和亲。四夷皆与有荣焉。

  礼毕,将五十六位新人送入寝宫。待明日早起,便有七人成新妇。八日后,皆是新妇。蓟王表示,全无压力。

  正殿设国宴,与百官同庆。

  关羽、张飞、太史慈、黄叙,皆是迎亲主力。大哥之喜,自当不醉不归。

  关羽与胡氏的婚期,也已定下。至于张飞小胖,还小,不急。

  然蓟王大喜,岂能贪杯。酒过三巡,便被几位从兄义弟,合力架回。先登南殿,入大室青庐。行揭幂礼。

  幂篱有长短之分。短遮面,长蔽身。“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的长幂篱,刘备不喜。也不方便。只戴遮面幂篱即可。类后世婚礼的红盖头。此也是胡俗汉化。后世入洞房,新郎需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又称“龙挑凤”。

  时下,挑起幂篱之物,乃是“玉如意”。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

  时下,多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制成如意,柄端为指形,也有灵芝、心形、云朵等。取其名曰:“尽如人意”。

  刘备手持的白玉如意,直柄,上饰三角云纹,柄端雕瑞兽头,杖首为一屈指作抓痒状的手掌,栩栩如生,另饰卷云纹。用来挑起幂篱,正当适宜。

  希望面纱之下,能“尽如人意”。

  揭幂礼后,还需行交拜,同牢,合卺,结发等诸多汉礼。

  五十六位公主,久居长安城,习汉话汉礼。彼此早已熟识。今又同居大室青庐,正窃窃私语。忽闻蓟王驾到。急忙收拢心情,各自端坐不提。

  五十六位新人,同聚一室。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静待夫君刘备,亲手揭开幂篱。

  “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之福不过如此。和亲五十五国公主,蓟王十倍于齐人也。

  用三尺如意,挑开幂篱。乃为防万一。若有女刺客假扮新人,趁机行刺。三尺之内,以刘备身手,必然胜券在握。

  在排列整齐的五十六公主面前,来回踱步。刘备旋即选定目标。

  这便稳步进前,以自幼苦练的雌雄鸳鸯双剑起手式,轻轻挑开面纱。

  将将显露一丝面容,便有艳光溢出。

  待面纱全部挑起。珠辉玉丽,饶是明堂华灯亦为之黯然失色。此女姿容潋滟,有国色。

  只是。二人虽是初见,却为何有似曾相识之感。

  见夫君目露疑色。

  新妇这便含羞下拜:“臣妾拜见王上。”

  刘备猛然醒悟:“是你!”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