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线生机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医书。

  莫非是旷世巨作《伤寒杂病论》。

  蓟王不敢怠慢。遂命门下属吏,泛舟岭南,徵辟张仲景。

  言归正传。

  见江东四校皆在,蔡瑁、张允这便心安。

  如前所言,飞云号水中坞堡。吃穿用度,一应俱全。便是船上庖人,亦精通厨艺。唤来庖制军宴,还不手到擒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见二人放下心防,醺醺欲醉。

  孙坚这便落杯相问:“某自奉命讨逆,连战连捷。今江陵亦为我儿所夺。襄阳腹背受敌,断难保全。唯一所虑。刀兵四起,血流漂橹。恐殃及城中百姓。不知二位,可有良策。”

  闻江陵被夺。蔡瑁、张允二人表情,可想而知。

  正如孙坚所言。襄阳、江陵二城,上扼汉水,下守长江。乃荆州心腹重镇。江陵失守,襄阳难保。

  虑及紧要处。二人冷汗淋漓,酒醒大半。

  蔡瑁抱拳道:“我等武人,素无机变。还望将军明示。”

  不等孙坚开口。客席作陪之阴瑜,这便言道:“(蔡)都尉乃出名门。若能劝城中家小,夜开城门,则立首功矣。”

  “哦……”蔡瑁幡然醒悟。一时天人交战。

  见其无语,孙坚索性明言:“若得都尉相助,待事成,共分荆州。”

  “这……”荆州半壁,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口说无凭。孙坚指天为誓:“如能兵不血刃,夺取襄阳。待定七郡,愿与蔡氏共治之。”

  “得将军如此器重,卑下敢不效死。”闻“与蔡共治”,蔡瑁热血冲冠,跪地应诺。

  张允亦下拜。

  孙坚大喜,离席搀扶:“得都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三人把臂大笑,芥蒂尽消。无论结局如何。孙坚既有所求,二人项上人头,暂可保全矣。至于后事如何,先保住性命再说。

  事不宜迟。蔡瑁这便面授机宜,遣心腹家将,潜入城中。

  两套说辞。

  其一,刘表当面,诈言乃乘守卫不备,只身脱逃。言蔡瑁、张允被乱军挟持,不得已而降敌。望明公体恤。愿为内应,相约举事。

  其二,密报家中宗长,待窥得良机,夜开城门,放江东健儿入城,与孙坚共分荆州。

  名门行事,首鼠两端,果不其然。

  数日整备,安抚降众,补足士气。

  孙坚亲提大军,横渡汉水。讨伐襄阳。

  “将军且慢。”临行前,阴瑜捧盔上前:“在下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将军上阵杀敌,如有马惊流失,不幸命中,悔不及也。”

  孙坚探手头上赤帻,这便笑道:“公子好意,某心领之。自举兵以来,亲冒锋矢,负土填壕,历经百战,皆无碍。故以此帻为吉兆也。”

  阴瑜,赤诚君子,素重英雄,故力劝道:“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将军一人安危,干系荆州全局。请戴盔。”

  “也罢。”孙坚豪爽一笑,这便随手接过,覆于赤帻外。

  “愿将军,一战得胜。”阴瑜长揖相送。

  “承公子吉言!”孙坚跃马扬鞭,兵进襄阳。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