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犹不及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腹害事相问:“董贼授首,拨乱反正。然‘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陛下年幼,远未及元服。且二宫太皇北巡蓟国,归期未定。更加灵思皇后,葬身火海。六宫无主。主弱臣强,终非大汉之福。”

  张俭反问:“大将军意欲何为?”

  “少府当知,陛下本王美人贵子,自幼养于永乐宫中。人称‘董侯’。”言罢,董重试言道:“赟臣之中,岂无我一席之地。”

  张俭笑道:“三人合赟,岂有大将军立锥之地。”

  董重焉能甘心:“可有转圜。”

  深看董重一眼,张俭似答非所问:“老朽听闻,史门弟子,之所以甘为王允所用,乃因……”

  “如何?”董重忙问。

  “王允曾私语弘农王,待事成,行拨乱反正。”

  “如何……”董重一闪灵光:“莫非……”

  “然也。”张俭虽未说破,二人却心知肚明。

  董重霍然站起。疾行数步,又附身问道:“今王允得偿所愿,又当如何?”

  “日前,王允遣使张种,抚慰山东。不去关东,直往蓟国。大将军以为如何?”张俭循循善诱。

  “弘农王本是蓟王所立,后为董卓所废。王允若要反正,必问计蓟王当面!”董重如何能不醒悟。

  “王允既有废立之心,陛下焉能坐以待毙。”董重大喜过望:“某当入宫告知详情。”

  正欲辞行,忽又心生忌惮:“敢问少府,蓟王当何为?”

  “蓟王如何行事,老朽岂能先知。”张俭避而不答。

  “若蓟王亦有拨乱反正之意。(董侯)大势去矣。”董重这便泄气。

  “成败兴废,在此一举。大将军可愿一试?”张俭一语中的。

  “多谢张公。”董重大礼参拜。而后起身自去。

  张俭目光深邃,莫测心机。

  东郭,建阳里,王允府邸。

  自下朝。王允借口头疾未愈,闭门谢客。将献礼百官,悉数拒之门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谓树大招风,明哲保身。王允一日千里,王佐之才。岂无先见之明。

  不料,家中老仆,竟捧书入内。

  王允面露不悦:“何以违命。”

  老仆目光呆滞:“投帖之人……言自弘农而来。”

  “哦?”见老奴状貌,王允这便了然。必是中了史门之术。

  “速请来一见。”

  “喏。”解铃还须系铃人。老仆此去,当可解术。

  果不其然。

  少顷,老仆恢复如初,领一胖大豪商入室。

  “太师,别来无恙乎。”正是女扮男装史夫人。

  “夫人请上座。”王允表情自若。

  听其言,观其行。史夫人稍得心安,这便就坐。

  “贼臣已除,社稷得安。太师总领朝政,何不拨乱反正?”

  “夫人稍安。老朽已遣使北国,询问蓟王当面。”王允实言相告:“弘农王废于董卓,立于蓟王。得蓟王上表,大事成矣。”

  “原来如此。”王允遣使之事,史夫人亦有耳闻。然毕竟夜长梦多。史夫人又道:“今百官就位,董侯临朝。岁不我与,迟恐不及。”言下之意,若待木已成舟,约定俗成。再难转圜。

  “少则十日,多不过半月。当有定论。”王允言尽于此。

  “如此,我便等上半月。”史夫人起身告辞。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