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情得疏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舍前连日排起长龙,这便叹了口气。再繁华富足,路不拾遗。亦有诸情民怨。所幸官舍设置及时,未造成大祸。民相诉告,多不为金银。有时候,所求不过是个‘理’字。

  人活一世,所求不过是清白二字。

  说到清白,最近学坛出了件大事。向来三人成众的北海一龙竟闹翻。

  管宁当众割袍断义,与华歆断交。

  此事发生在田间稻作。只有三人在场。究竟为何,刘备忙唤邴原前来细说。

  五楼书房。邴原跪地行礼,口呼少君侯。

  刘备急忙将他扶起。宾主落座,刘备便问:何故至此?

  邴原以袖拭泪,这便将前后诸情细细道来。

  起因有二。刘备用朝廷所赐诸侯安车送阎柔兄弟去病舍就医时,三人亦在场。管宁举止如常,可华歆却临窗窥探,举止失仪的其一。前日,三人同在水田锄草。见田头有一金,管宁依旧挥动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兴奋的拾起,偷看管宁神色后又扔了它。此是其二。

  管宁遂怒割袍袖,斥曰:“子非吾友也!”

  刘备叹了口气。该来的总归要来。割席不成,于是割袍。可还能转圜?

  暗忖片刻,刘备忽然开口:断袍何在?

  邴原答道:在宿舍。

  刘备又道:速速取来,切勿让管宁知晓。

  “喏。”邴原这便离去。不久即回。儒服、断袖皆在。刘备端去母亲绣房,又把前后诸情告知。母亲细细看过被割去的断袖,这便言道:一个时辰后来取。

  刘备笑道:有劳母亲。

  母亲女工,在刘备心中自是第一。续接断袖,自然毫无问题。问题是,管宁那边又该如何去说?

  乘天梯升上五楼,邴原仍在。见刘备上来,急忙起身相问。

  刘备让他稍安勿躁。说一切自有分晓。

  待公孙氏送来缝补好的儒服,刘备这便和邴原赶往楼桑学坛。

  学坛居中,大儒居后院精舍。前院居中为林荫大道,左右两排皆为宿馆,分三层。与酒垆类似。一层是通铺,隔成数间大屋。二层是精舍,四人一间。三层是别馆,供世家贵族子弟携婢女家仆起居。

  北海一龙住在精舍。

  邴原正要去敲门,却被刘备制止。

  舍门内开,入目是一个小小的门厅。厅内三面围有三级木阶。阶下整齐的摆放着布鞋、木屐数双。阶上左右为侧墙,对面是两扇白绢裱糊的直棂门。

  轻轻移开一扇直棂门。只见管宁正背坐堂前,宛如雕塑。

  示意邴原在门厅等待,刘备脱鞋入堂。径直走到管宁身边坐下。

  管宁闻声回头,见是刘备,急忙行礼。

  刘备伸手将他扶起。四目相对,见管宁亦面容憔悴,颇为心伤。多年好友,岂能无情。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却心痛难当。若能像衣袖这般说断就断,世间又哪会有这么多难以割舍的恩恩怨怨。

  “多日未见,近来可好?”刘备先出声。

  “想必少君侯亦听说我等之事。又岂能好。”管宁哑声回话。

  “听说了。”刘备言道:“北海一龙自断首尾,着实令人心痛。”

  “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咬牙答道。

  刘备点了点头:“三人为龙,为何你是龙尾。”

  思绪昏沉的管宁,下意识的回道:“乃因三人中,我年纪最小。”

  刘备摇了摇头:“我之所想,却与你不同。”

  不等管宁开口,刘备又道:“龙尾如鱼尾。鱼尾如船尾。三人为龙,都说龙头最重。然我却觉得,龙尾尤其重。”

  “为何?”管宁反问。

  “船尾有舵。船舵之于船,正如鱼尾之功效。鱼无尾,寸步难行。舟行万里,全靠掌舵。三人为龙,你便是掌舵人。”

  管宁一愣。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