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衰道穷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

  何进忽道:“江东孙坚,领一万兵回。二弟可有把握。”

  “江东健儿,水战无敌。然如何能挡我五千突骑,崩山之击。大兄安心,孙坚毋虑。”何苗傲然一笑。

  “好。”深看何苗一眼,何进便不再言语。

  何太后平旦产子,日出已遍传南北二宫。

  永乐董太皇,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不等宫门开启,便传命骠骑将军董重,星夜入宫。

  董重不敢怠慢,十万火急,入宫相见。

  永乐宫后殿,董太皇寝宫。

  见董太后凸立帘外,董重急忙俯身参拜:“拜见太皇。”

  “孙坚已抵何处。”

  “文台领麾下健儿,正顺流而下,日夜并进。昨日已入淮水,三日当可抵京。”董重答曰。

  “泊于何处。”董太皇又问。

  “鸿池。月前,臣已命鸿池丞,整修港津,疏通航道。前日,鸿池丞来报,诸事已毕,可泊万石大船。”董重答曰。

  “如此,甚好。”董太皇终露喜色:“随朕来。”

  “喏。”

  随董太皇步入偏殿。绕过蓟王所奉紫琉璃屏风,见殿中逐鬼童子,皆在酣睡。

  在纵横排列的榻间走道,往来穿行。董骠骑趋步躬身,目不斜视。忽见太皇驻足,董重急忙停步。

  “何氏今夜已诞下麟子。累日来,朕常心绪难平,半夜惊醒。唯恐不测,故做万全打算。”董太皇手指榻前熟睡童子:“此乃贵子。”

  董重心领神会。伸头细细观瞻,记下童子身形相貌,再拜言道:“臣已铭记肺腑。”

  董太后又叮嘱道:“朕若身逢不测,当保全贵子。”

  “臣,粉身碎骨,亦护太皇及贵子,万无一失。”董重下拜。

  “好。”董太皇似有些,意兴阑珊:“你且自去。”

  “喏。”董重不疑有他。

  南宫,玉堂殿。

  “陛下?”玉堂署长张让,屏前轻唤。

  “何事。”少帝已醒。

  “启禀陛下,长乐宫传来消息。言,太后剖腹产子,母子平安。”

  “哦。”少帝一声轻吁:“可喜,可贺。”

  细辨少帝遣词,语气。张让无声而笑:“前汉,龙生高祖。今汉,麒麟送子。大汉三兴在望,陛下当稳坐江山。”

  “张常侍可是肺腑之言。”少帝忽问。

  “老奴岂敢欺君。”张让避实就虚。

  少帝再问:“麒麟虽是祥瑞,然素王孔子却‘获麟而死’。泣曰:‘吾道穷矣’。何子(何休)亦说:‘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天告夫子将没之征,故云尔。’遂以‘孔子泣麟’,为哀叹悲泣‘世衰道穷’之典。若如此言,于朕何益?”

  “这……”张让一时词穷:“老奴实不敢胡言乱语。”

  “朕,恕你无罪。”

  “老奴道听途说,太后腹中麟子,非出先帝。种出蓟王。”

  “正因如此,太后才有恃无恐。”少帝果有远见:“先嫁妹,再得种。蓟王纵英雄了得,亦投鼠忌器。”

  “陛下……明见。”张让无话可说。

  “朕之母,为保一门富贵,无所不用其极。当真令朕,五体投地。”屏后少帝一声叹息:“人活不易。能活在大汉南北二宫之中,更殊为不易。”

  此语,发自肺腑。张让感同身受:“陛下,所言极是。老奴斗胆,亦心有戚戚。”

  少帝话锋一转:“洗漱更衣,朕去探视太后。”

  张让心生钦佩:“喏。”

  有其母,必有其子。

  到底是先帝与太后骨肉。论识时务,少帝亦不逞多让。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