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焉能见疑_刘备的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手接过,拔塞轻嗅,又用小指腹抹过瓶塞,细细碾磨,再观油渍,这便答曰:“此物,名曰‘蛟鱼油’。”

  “何为蛟鱼油?”刘备忙问。

  “传闻,南海之外有鲛人。鲛人善纺织,可织入水不湿之‘鲛绡’,且滴泪成珠。蛟鱼油,乃人鱼膏也。极易燃,一滴便可燃数日不灭。传说,始皇陵中,便有用鲛人油制作的长明灯。‘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便是此物。”苏伯答曰。

  “人鱼膏?”天下奇闻,刘备如何能信。

  事实上,关于南海鲛人,历代流传甚广。

  如《太平广记》所载:海人鱼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

  “然也。”苏伯言道:“此物易燃。无需明火,日光曝晒,便可点燃。”

  除去匪夷所思的“人鱼膏”,刘备倒是想到了另一物。

  白磷。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易自燃。在湿气中约四十度(40℃),便可着火。甚至因摩擦或缓慢氧化而产生热量堆集,只需局部温度达四十度,便可燃烧。

  时人言及始皇冢内长明灯,亦有“燃鲸鱼膏为灯”之记载。

  换言之,齿油瓶中“人鱼膏”,或为“鲸鱼膏”。以鲸鱼脑油,混合白磷制成。

  再往深想。河洛死士,连番操弩。齿轮不停咬合,乃至温度激增。只需局部升温超过白磷着火点,弩架内所注齿油,便会起火燃烧。而鲸鱼脑油,出名耐烧。据说,每立方米鲸鱼脑油,可燃五千天。如此,足可确保始皇冢“不灭者久之”。

  于是乎。一瓶“人鱼膏”,足可将追魂弩,烧成焦木。

  “此乃先秦时墨家禁物。敢问主公,从何得来。”苏伯问道。

  “先秦禁物,却在南阳现世。”刘备遂将此物来历告知。

  “主公是说,南阳有人出售追魂弩?”苏伯表情已说明一切。

  “然也。”刘备目光清洌无波:“右丞贾诩据此推测,将作馆,造弩技艺或已外泄。”

  “这,如何可能……”苏伯一时面无血色。

  见他反应,不似作假。刘备遂劝道:“广宗战后,墨门二宗合流。自那时起,便有墨门子弟不断北上。其中不乏匠师、大匠师,等机关大师,入职将作馆。鱼龙混杂,乃至技艺外泄,亦未可知。”

  “主公明见,老臣实无话可说。”苏伯再拜,一时老泪纵横。心中虽有一万个不信,然如主公所言,“人鱼膏”与“追魂弩”,先秦并今汉、一上一下,二件墨门重器,同时现身南阳。墨门如何能撇清。更何况时至今日,墨门一统,并入蓟国。再无明隐之分。

  将作馆,难辞其咎。

  刘备宽慰道:“苏公切莫伤怀。孤与天下国贼,势不两立。一路走来,所倚仗,便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苏伯自幼来投,二十载如一日。孤,焉能见疑。”

  “老臣,感激涕零。”

  南阳官道,仍是那辆老马轻车,徐徐而来。

  驾车老奴,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车内少女,俏声问道:“阿爹,此去何处?”

  “林虑山中。”中年文士笑答。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