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千骑卷平冈(四)_宋时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宣和七年仲春,四月十二,汴梁。

  那场燕王大婚盛典,已经过去半月。原来向燕王与帝姬仪仗欢呼的汴梁百姓,早将那点热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这本来就是一座太过于善变的繁盛都市。

  现在汴梁市井当中,传言纷纷的,却是河东方向女真入寇带来的汴梁朝局变化。

  对于女真,汴梁百姓没什么感性认识。从五代的大黑暗时代过来,汴梁这座城市已经百余年未经兵火。辽人最为深入,还在河北方向的黄河以北。夏贼闹得最为嚣张的时候,也远远没有深入关中盆地的能力。

  承平日久的百姓,根本不知道女真和契丹有什么区别。女真鞑子到底有多么强悍的战力和多么凶残的破坏力。更不知道在真实历史上他们遭受的沦亡命运。

  对于这些热衷于朝局秘辛的百姓而言,河东女真入寇只有一个影响。就是燕王在河东的强军根基动摇!

  谁都知道,燕王完全是凭借强军才制服朝局,才能尚帝姬,为权臣。河东神武常胜军取建瓴之势。西看西军诸路,东抑永宁军侧背。只要将北中国这两支军马看住,萧言在汴梁的新军就足可以宰割朝局。在文臣士大夫辈僵持过程中,逐渐拉拢分化,最后达到再无能制的地步。

  在燕王之前,谁都不知道大宋已经到了这等兵强马壮者就可断然行事的地步。大宋文贵武贱的体制强撑了百余年之后,终于渐次崩颓。

  可燕王才初步树立了格局之后。根基处却受到了动摇。

  河东神武常胜军绝不容有失,燕王选择,无非就是收缩和救援两途。但是看这些时日的风色。燕王最后还是选择维持已经营造出来的格局,决定尽速支援河东神武常胜军。

  外有神武常胜军威慑,内有燕王坐镇中枢。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燕王绝不可轻离汴梁。既然要援应河东,那么就必须将汴梁方方面面摆平。按照坊间传言,燕王是准备以驸马都尉身份,奉太上与废太子出镇河东,将两位要紧人物恩养在类似燕王藩国的河东路处。这样即使朝局有变。则燕王尚可奉太上与废太子与汴梁方面掰掰手腕子。

  然则燕王行事,未免有些求全责备。据说燕王觉得仅仅奉太上与废太子出镇河东似乎还不够安全。有挟新君也御驾亲征的意思!

  这样两代君王连同一个废太子都在燕王掌中,大义名分已然掌握到了极处。则汴梁留守之辈。再也翻不出多少浪花来,还能捧出什么人物来与两代君王相抗衡?贸然有所举动,燕王回师就能轻松收拾。

  燕王这般打算到了极处,反而遭致了强大的阻力。文臣士大夫辈如何能让两代君王尽在燕王掌中?

  这些时日。纷纷有文臣上表。曰今日河东兵事。远非澶渊故事可比。君王天下至重,如何可以轻出?更曰河东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