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25 章 第125章_回档19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想到申海买房子?”

  苏瓷笑着道:“随口问问。”

  江远翔看着她说:“国家眼下是不准私人买卖洋楼的,其实就算能买卖,私人可卖的洋楼也没几栋,而且都是祖上的老房子,一代一代这样传下来,家里支系人口多的话,产权都不知道属于谁,那要是争起来,才真是打破头呢。”

  苏瓷知道可私人买卖的老洋房数量很少,而且大多因为产权问题难买难卖,这也导致老洋房在市场上属于非常稀缺的资源,在她前世的年代,一栋老洋房的价格都涨到了几十亿。

  听江远翔这么说,老洋房现在还没进入市场呢。

  如果可以私人买卖的话,苏瓷肯定是想掏钱想办法买的,毕竟在房产没热起来之前,这些房子都不可能太过贵到哪里去,至少比后来升值后便宜得太多太多。

  既然国家还不准老洋房在市场上流通,那她暂时也就不想这个事了。又和江远翔随意聊了几句房子的事,她便把话题拉回到了古董修复上面。

  江远翔和她聊得起劲,正事都忘了。听苏瓷问他要修什么东西,他才想起正事,忙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拿出来。

  那是一只哥窑金丝铁线撇口碗,碗口缺了鸡蛋大小的一片。

  江远翔拿出碗以后,又拿了一小块瓷片出来,放到缺口处说:“主要就是这么一块缺口,这一片补上去,还是缺了一块,得额外塑胎补起来。这碗的碗壁太过纤薄,瓷片往上接就非常费劲,碗口弧度也有些大,塑胎上釉做裂缝也都不容易,所以一直也没有找到敢接手补的师傅,陈明峰介绍我来这里,我就立马过来了,不知道你这里能不能补?”

  苏瓷倾过身子仔细看了看这撇口碗。

  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金丝铁线则是哥窑的最大特色,就是烧制的时候因为瓷器胎、釉膨胀数不同,导致瓷器表面开裂,成型后釉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裂纹。

  本来这是烧制瓷器时候的缺陷,但匠人独出心裁,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缺陷。金丝铁线也意外地颇受人追捧,于是后来也就成了哥窑最大的特色。

  这种釉面,把缺的那一块塑胎烤裂上釉补出来,且补的还要没有破绽,难度已经不小了。而现在江远翔拿出来的这一个撇口碗,碗壁还很薄,拼接难度很大,再加上碗口这一块的胎体形状也没那么好把握,综合起来修复难度就很大。

  苏瓷看完直起腰,轻轻吸口气,对江远翔说:“交给我吧,但时间可能会需要长一点。”

  江远翔明白需要时间长,他更担心苏瓷到底能不能补,所以又问:“你确定能修?”

  苏瓷笑一下,“我敢接我当然是能确定,但还是看您自己的意思。”

  她自然也是看出来了,他还是有点疑虑的,大概是怕她把他的宝贝给修得更残。

  江远翔低眉深思片刻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