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8章经济水平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属于米国的势力范围。

  而在美属太平洋岛屿问题上,大洋帝国准备拿出一笔钱,不超过2000万美元,将这些岛屿全都购买下来,这其中就包括中途岛,萨摩亚群岛等等。

  这属于胜利者的权益之一,米国在强压之下也不得不同意。

  如今的阿拉斯加属于国际托管,暂时还没有谈到最后的地位归属,目前也不是解决阿拉斯加问题的好时机,需要等一等再说。

  比如说;

  日美两国因为新墨西哥地区爆发战争,米国迫切需要大洋帝国束手旁观,那么就要在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上作出大的让步,以换取大洋帝国的默契配合。

  这就是世界列强的权益,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把大笔好处收入囊中。

  新墨西哥地区毕竟是北美本土,在米国人的心目中可比阿拉斯加重要多了,到了必须壮士断腕的时候,相信会做出取舍。

  在李福寿的战略规划中,今后数十年战略竞争重点目标都是对准米国,不断的削弱其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争夺世界市场,限制其政治和军事能力,掠夺其气运,是大洋帝国重要的战略目标。

  北美之战开了个好头,今后要再接再厉。

  截止1908年

  米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其经济腾飞肇始于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又适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1865--1908年的43年里,米国工业产值增加了八倍之多。

  到了1894年,也是甲午战争的这一年,米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等于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

  此后,米国工业继续阔步发展,到了1908年战争前夕,米国的工业总产量已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英、德、法、洋四国的总和。

  而这正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发动战争的充足底气,他看到了米国海军舰队22艘战列舰的强大阵容,看到了大洋帝国11艘战列舰实力。

  从纸面上看,米国拥有两倍的绝对优势。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唯一算漏了的是战斗力,米国陆海两军高层指挥官拉垮的能力,成为战争中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

  米国海军犯了与俄国人一样的重大失误,那就是跨洋远征、逐次投入兵力,然后被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好整以睱的一口一口吞下,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等到大洋帝国远征军登陆西海岸,以米国联邦军孱弱的能力,根本无法负担起数以十万计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和调度能力,更遑论与帝国远征军正面交锋,于是一败再败,输得一塌糊涂。

  在整场战争中,米国强大的经济和工业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打的丢盔弃甲,投子认输。

  所以说,米国的强大战争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一巴掌焖熄火了,这场战争输的非常冤枉。

  以战前米国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