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3章世界补锅匠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50年,英国人口2750万,到了1878年仅仅3000万出头,比法国和德国人口少的多。

  由于海洋霸权的极端重要性,注定了英国只能维持小陆军大海军的格局,重点在海军建设方面。

  1878年的军费开支是1262万英镑,陆海军总数万人,其中本土常备陆军万人,皇家海军军舰总吨位65万吨。

  在欧洲第聂伯河,南美洲玻利维亚,南非德兰士瓦到西亚苏伊士运河,阿富汗,大英帝国陆军的兵力已经使用到极致,现在几乎连200个士兵都抽不出来。

  作为世界性霸主,拥有面积广达3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大英帝国的陆军军力撒胡椒面一样的使用,更何况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第2次英阿战争,几乎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本杰明-迪斯雷利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无兵可派,只能依靠澳大利亚各自治州自己想办法,唐宁街方面只能送上祝福,愿上帝保佑!

  赢得第一次抗英战争胜利后,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希尔·阿里继承王位。采取接近沙俄疏远英国的政策,于1878年7月与俄国结盟,拒绝英国使节进入阿富汗。

  小国寡民,目光短浅。

  希尔·阿里胆敢触动大英帝国战略利益,无疑是自寻死路,神仙都救不了他。

  出于战略性考量,英国陆军迅速行动起来,通过海路向北印度地区大规模增兵,并且运送足以维持一年战斗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积极筹备第二次英阿战争。

  这里多说一句;

  大英帝国陆军筹备的物资给养中,红河牌罐头,香肠,澳洲火腿,奶粉,牛奶糖和皮革制品占有很大份额,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

  截止到1878年10月底,英国陆军已经集结了超过万名士兵,虎视眈眈准备发起战争,分三路穿过开伯尔、古勒姆,比特勒姆进入阿富汗,目标直指位于坎大哈的阿富汗王庭。

  此次大规模战争行动得到国内全力支持,优先级排序最高,决心最大,一切资源无条件的向阿富汗战争倾斜,为求一举建功。

  这是本杰明-迪斯雷利这一届政府的重大军事行动,也是主要政绩之一,不容有失。

  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谁有闲工夫跑去广袤的澳洲大陆抓匪帮,那不是脑袋秀逗了吗?

  更何况在英国政府的战略考量中,澳大利亚始终放在一个偏僻的位置,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其他地方更急需。

  以目前形势来看;

  南非殖民地有迅速恶化的可能,英国人和德兰士瓦的布尔人矛盾积累得越来越尖锐,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战争一触即发。

  欧洲形势同样严峻

  残酷的俄土战争已进入尾声,可是下一个热点又在发酵,德国人不安分的在欧洲大陆到处搞事。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