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0章武王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缅甸等。而随着扶桑国的崛起,琉球、朝鲜等原属清朝的藩属国逐渐被侵占或吞并,边疆频频示警,简直让清庭焦头烂额。

  在此形势下,原来所谓的属国、外藩、藩服等概念全都破灭,清朝 陷入短暂的认识混乱情况,需要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

  大洋王国国王王后联袂来访,无疑是给紫禁城出了一道大难题。

  该如何定位?

  这关系到接待的规格,礼仪,作为天朝上国那是断断不能失了礼仪的,这关系到皇家的体面,那可是头等的大事。

  数日之后,光绪皇帝再次接见大洋王国特命全权使节朱伟伯爵,言语间倍加优待,颁下明旨曰;

  今有海外外藩大洋王国,心慕中华礼仪,不远万里前来朝觐,执礼恭敬,联心甚慰,温言嘉勉之。

  想我华夏物华天宝,出产丰盈,敦化礼仪世所敬仰。

  如今外藩夷国奉表纳贡来朝以为敬,当为盛世之景,朕允其所奏,敇封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为“武王”,亲王爵,李顾氏为王后,其子李思元为奉恩忠国公,以示皇恩浩荡。

  尔等宜各安其分,通商交好,和睦邦交。

  念及路途遥远,舟马劳顿,武王及王后诸属不必入京觐见,着恭亲王奕䜣即日执节远赴两广,以国王之礼待之,钦此。

  朝廷的意思很明确,你们要来我也阻挡不住,但是在两广地区看看亲戚就好了,就别当京城来添麻烦。

  在封王一事上,满清朝廷显得很大方,原本对外邦交之中,满清朝廷对内外蒙古诸部统领向来有加封王爵先例,对朝鲜,琉球,越南等国敕封国王也很大方,凡有所奏,无有不准。

  这次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想要一个“赵王”的封号,朝廷犹豫斟酌了好久,终究觉得不妥。

  满清朝廷可不是英国,他们知道赵王这个封号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拥有的王爵,其意义非凡,绝不能轻易授予。

  大洋王国国主李福寿原本是李唐王朝后人,这是否意味着其对华夏故国念念不忘,心怀叵测之念?

  事情涉及国朝根本,举凡有任何一点嫌疑,满清朝廷都不会轻易许之,纵容大洋王国不当之野心,更不会给予其窥探中原的籍口。

  贸然拒绝又怕引起对方的强烈不满,斟酌再三,最后才给了“武王”这个不伦不类的亲王爵敕封。

  真正追究起来,武王这个封号还要上溯数千年到商朝,没有秦、赵、韩、楚、晋、鲁、齐这么敏感,而且是渊源足够古老的一字亲王爵,位份足够尊贵,也算对得起这个大洋王国的国主李福寿。

  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了,双方都表示满意。

  朱伟在京又盘恒十数日,随后代表大洋王国与清廷签订了通商条约,援引英法等国通商常例,条约规定大洋王国可以在广州,沪海,威海卫和天津四座商埠通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内地。

  其后紫禁城又一道圣旨颁给两广总督顾延川,念其永镇南国劳苦功高,加封太子太保,文华阁大学士,从一品衔,赏穿黄马褂,并赐光绪皇帝手书“国之柱石”牌匾一个,赏银若干。

  随着陆续圣旨颁下,这件让朝廷挠头的麻烦事儿总算告一段落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