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十八、嬗变关中_大唐:逆天庶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之众,关中各州道府县难以为继,夺取大兴城恐怕为时尚早。我倒是建议义军利用穿州过府的机会,裹挟更多的人投军。”

  李神通其实不是傻子,真的认为自己这点人马就可以去打长安了。他只是想听听这些人的想法,也彰显自己主帅的地位。

  他听了李安的说法,又回头望着李智云。

  “云儿呢?你的人马有何打算。”

  “我的人马在这里休整也可,回司竹山寨休整也可。我想等我爹从关东传回消息后再看。”

  “你给你爹去信了?”

  “嗯,估计也就这几日就有回音了。”

  李神通高兴道:“那我们也等等晋阳之师。若是他们往关中走,正好我们可以汇合一处。到时再拿下长安,岂不是手到擒来。”

  李安冷语道:“如果我没猜错,晋阳之师现在最大的强敌,就是代王派去河东郡的屈突通。此人是一员骁将,当年的杨玄感起事,就是被他灭了。此人率了精兵五万出关,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晋阳之师恐怕要攻下河东郡城,都得费些时日。此时若是往西入关,正好会被屈突通追击,在关中隋军的夹击下,晋阳之师就危险了。”

  李安的话代表了当时相当大李渊部下的看法。

  几乎没有人看好西进关中的战略。

  而李智云认为,这恰恰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会是真正的军事帅才的一个参考点。

  表面上西进关中,的确可能会使义军腹背受敌。这个结论只是单纯的从敌我基本态势来看的,忽略了关中和关东等各地的形势。

  放弃河东郡城,进击关中,历史上是李世民极力向李渊提的建议。

  这一决策使晋阳之师彻底的从一支单纯的义军,嬗变成了王者之师。他迅速的吸引了关中义军的加入,让本来处于崩溃边缘的关中各府县,都不得不选择归附到晋阳之师麾下。

  “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

  关中物产丰富,有得天独厚的一些地理优势。据关中可以养精蓄锐,东出关中可以逐鹿中原。

  关中与中原之地的区别就在于此。中原之地,极易崛起各种势力,在各种博弈中,很难成就出真正有潜力的霸主。

  李安这番言论,让李智云看到了李安在军事上有局促的一面。

  李神通被李安这么一忽悠,也有点举棋不定,是该先休整等消息,还是现在就开启攻城拔寨的模式。

  柳崇礼看出李神通的顾虑,说道:“我们从河东郡来时,听说,大将军的大小姐李秀义和段纶他们也在蓝田起事。我们倒不如休整两日后,义军就往蓝田方向去汇合。汇合后,向北可窥视潼关和风陵渡。也可出关去与晋阳之师汇合。”

  李神通点点头,“蓝田的段家,我倒是听说了。我看先休整,各路人马加强防御。说不定,这两日还有隋军来攻打。”

  于是,这次议事就这么散了。

  看一众人都走了,李神通拉住李智云让他留步,李智云看他有点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

  李神通说要留他多说几句话。

  他郑重其事的问道:“你给你爹的信怎么说?”

  “我劝我爹进关中。关中的义军众多,还有叔父接应他,只要这个地方站稳了,关东等地都不是问题。”

  李神通沉呤着点点头:“这样好,这样好啊!全凭我们在关中折腾是不行的,你爹要是不入关,我们就得去关东之地。你觉得你爹会答应入关吗?”

  “我猜,应该会。”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