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一面旗帜引发的故事_怕不是一个奸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冲动,那人好像是死了?那旗上写了什么?”

  相隔十多丈远,那山道上一匹战马正踢踏着蹄子从三人视线之中小跑过去,招展的白旗上,有着‘入我汉地,杀!’的字迹。

  为首的侦骑听到麾下读出的内容,脸上顿时有了笑容,拉过想要下去的斥候,低声道:“你立刻回营,禀报招讨使,就说可能发现蔚州沙陀主力了。”

  两人疑惑看来,那汉子抹过颔下一圈浓须,咧嘴笑的得意。

  “老马识途......何况军马,这些马匹沙陀人养了不知多久,定会回到军中马群里,跟着它准是没错!”

  侦骑跳上马背,快马加鞭穿行过茫茫平地,沿着记忆中熟悉的路径返回军营,不久之后,成百上千的骑兵尽出,兵贵神速,二十这天凌晨,对峙的双方都在悄然变化,也是两边都始料未及的。

  浩浩荡荡的马队掩蹄俯身,借着天色未亮,向蔚州隐匿的沙陀主力发起了偷袭,随后,两万唐军步卒紧随其后,展开数里的战线寸寸推进。

  七月二十,沙陀酋长李友金献蔚、朔两州投降。

  二十四日,李克用堪堪收到消息,急忙收兵后援,李可举趁机从后追杀至药儿岭,杀敌千余,继续衔尾追击。

  七月二十七,与吐谷浑都督赫连铎、招讨使李遂前后夹击,刚聚拢的三万沙陀兵马杀的四处乱逃......

  “想不到,此役竟这般轻松。”

  铅青的雨幕里,呈出杀气的军营,兵马进出,泥泞的路面沿着一顶顶帐篷延伸过去的中央大帐,名叫李琢的中年将领,正与军中宿将说着话。

  “沙陀人兵马大败,短时间内,再无法卷土重来,只是可惜了那李国昌、李克用二人带着宗族家眷逃遁去了鞑靼,不过这样也好,吐谷浑都督赫连铎之前还求我多让他拿分功劳,剩下的事,便交给他了。”

  “只是有一点,我无法下笔,梳理整个战事的过程,呈报朝廷.......”

  首位上,面容端方的将领,抚过颔下长须,看着挂在帐中一侧白色的旗帜,整个战事悄然改变,全在上面,后来他遣人沿途打探了那匹沙陀人战马来时的方向,除了地上凌乱的马蹄印、大量的马车碎片、瓷器外,就剩一座丘陵堆积了数十具沙陀人尸体。

  整个战事的过程,军中掌书是要记录在案的,可这叫他如何记录,又如何禀报?想不到左右战局的竟是一面普普通通的旗帜,或者说写出这面旗帜的那人。

  不过,北方战事已解,后面还有许多善后的事要处理,但战事平定的消息总是要放出去的。

  踏踏踏踏......

  蹄声疾驰官道,由北向南,入雁门再扩散各州府,战乱平定的消息传入各州府衙,再印发传达下面各县衙门。

  一张张布告张贴,俱是宣告北方沙陀人作乱已平的消息,识字的人将内容读给周围众人听,围观的人群掀起嘈杂,热热闹闹的叫好叫骂的声音里,不少人带着听来的内容,转告给亲人或相熟的。

  热度持续,身影过往,熙熙攘攘的圈子外,耿青张头望着,听了片刻,便领着巧娘、白芸香,还有几个帮众抱了大包小包食物出城,回去的路上,小姑娘有些兴奋的跟在后面,一张小脸通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想到蛮人已走了,抱着一大堆东西小跑上去。

  “先生,刚才上面说沙陀人已经被打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不回去了,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总要去长安看看,怎能半途而返。”

  耿青拍拍她头,沙陀人被击败的消息,他没多大的感触,只是有些担心安敬思,出城的途中,他寻了从北面过来的商贩,问了关于飞狐县的事,有没有听到关于守城的将领死去消息,才让他稍稍安心。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捡着山路过来,对于外面发生的一切,消息并不灵通,眼下才算微微松了一口气,下一步,该是去汾水乘船,去河中府了。

  不久,队伍继续南行。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