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批判与教育_大唐:我在长安开酒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他说得对,但也许陛下心里在偷偷笑,回去还跟岳母夸你呢!”

  李承乾听陈晓说完这些,脸上也满是笑意。陈晓也真是一位妙人,从来没有人教他这样做过。所有人都告诉他要尊师重道,老师们德高望重,说的都是对的,只有陈晓说他们也有说错的时候,告诉他可以不必事事都听他们的。

  其实陈晓也不是针对他们二人,只是知道历史难免觉得这些人实在是有些闲得慌了。

  张玄素,历史上窦建德在河北起兵时虏获了张玄素,并准备将他处死。

  县里的百姓一千多人集体下跪请求代死,从这里看出来他可能确实是一个为百姓做好事的好官。

  只是这不代表他就一定适合当老师。其实陈晓理解陛下为什么要让张玄素当太子的老师了,恰恰是因为他很严厉,所谓严师出高徒。但张玄素却是有些过了,变得没有人情味,教了李承乾半辈子,却变成了仇人,也是悲叹!

  于志宁,大唐的宰相,留存下来的史料,最有名的却是做太子老师时铁骨铮铮,废后立武是缄口不言。

  其实这不是陈晓不喜欢他的地方,陈晓不喜欢的还是于志宁因为李承乾建一个房子,也不是盖一座行宫,居然拿这个事来大骂特骂,这不纯属闲的慌?

  这其实不是于志宁一个谏臣的毛病,许多谏臣都是这样。都说皇家的事无小事,但也不至于芝麻绿豆点的事情也拿来出书劝谏。

  堂堂一个太子盖一个院子,又不是盖一个阿房宫,陈晓觉得多少有些没必要了。也没见他们升官之后还住自己原来的茅草屋啊。

  他们确实尽到了东宫辅臣的责任,但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皇帝高兴,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在处于青春期的李承乾看来,张玄素,于志宁遇到芝麻大的事就打报告、写奏疏、装深沉、论兴亡,纯属欠揍。

  可以说历史上的李承乾会变成那样一个模样,当然原因还是在李承乾自己,但跟这些老师们失败的教育也脱不了干系。

  真正的严师,学生可能会在不懂事的时候讨厌他,但等长大后就会明白这个严师的良苦用心,心中就变成了感激。但另一部分严师,是在未来想起来还是会恨得牙痒痒的那种。对于李承乾来说,他们几人就是后者。

  而陈晓也用事实证明了,李承乾是个可教之才,只要换一种方法,李承乾也许会给世人一个大惊喜呢?

  现在李承乾没有变成历史上那样的人的迹象,现在提早改了他的教育方式,也许换一种教育方法,李承乾真的能像陛下希望的那样,成为第二个“天可汗”!

  李承乾笑过之后,恭敬朝陈晓一拜,他当然能够听得出来陈晓对他的宽慰。

  “多谢陈大人宽慰,孤不会在钻牛角尖了。”

  陈晓心中一讪,这小古板,他将气氛刚刚搞松弛,小古板又给拉回来了。

  “这不算什么,就像他们说我这么年轻,打仗不如薛万彻还偏偏是这次行动的主帅,是不是名不副实?你猜我怎么回答的?”

  李承乾听着心中怒火升起,没有猜测,而是生气的问道:“何人如此乱嚼舌根?胡乱挑拨?”

  陈晓轻轻一愣,随即有些哭笑不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他说,‘你说得对,但我就是主帅,你没有办法改变,你气不气?’”

  陈晓大笑一声,“你是没看到他那时候的表情,太好笑了!”

  李承乾也终于又重新放松下来,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李承乾虽然没有看到那嚼舌根的人的表情,但已经想象到了定然是极为爽快的。

  李承乾也明白了,连陈晓这种公认的经世之才,都有人说他不够出色,更何况是他呢?而像陈晓这种真正自信的人,是不惧怕任何人的说教的。

  李承乾又顺势联想到他的父皇也是常常被人劝谏的,但他的父皇谁敢说一句不出色呢?这么想来那些劝谏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