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寻找遗骸_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河镇。现在的梁河修了水闸叫梁河水库。找到当地武装部,说明了来意。部长热情的说:“知道,当时野战医院就设在我们镇。牺牲的同志都集中掩埋了。后来又在原地建立了一座陵园,现在年年组织学生纪念。我带你去。”

  杨潇谢绝后问清楚地址,就查找了过去。到了地方先祭拜了一番。有点避讳,不写这段了。最后杨潇顺利取回了生前有1米65以上,这时代绝对算高个子的女性骸骨。

  不想丝毫损毁,所以另做了一些牛骨粉,装在一个木头盒子掩人耳目吧。收拾好心情的杨潇想着都到了海边了,又不赶时间,就去看看吧。

  这会此地还没有搞旅游开发呢,只有一个个渔村。渔民的生活那时候是真的苦,那会没有机械化,打鱼全是重体力活。有限的粮食,副食根本不够。因此因地制宜的发明了很多吃食。没有大酱怎么办?螃蟹用石臼捣碎,腌制发酵,起名叫蟹咂。为啥?因为螃蟹壳硬啊,不能食用,吃蟹咂的时候只能砸吧嘴,吸食蟹肉发酵的汁水(真的鲜,用豆腐,干菜沾着吃是一绝)。

  没有食用油怎么办?用对虾熬虾油!你敢信?八十年代以前,渔民是不喜欢吃对虾的,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吃对虾就会像吃多了山楂一样泛酸水。家里用肥猪肉熬油多大的出油率呀。对虾一大筐出不了两罐头瓶,熬过油的虾捞起来晒干,就是小孩的零嘴,比红薯干硬,一个能吃一天。虾油熬出来炒菜用?想啥呢,哪吃的起炒菜。白水面条,白米饭,杂米饭用筷子撅点虾油一搅拌。美味吧?

  就跟杨潇现在的想法一样,太美味了!渔村里也没有饭店,杨潇就给老乡家二块钱做伙食费(多给人家不收,说这些就是3,5分钱一斤的东西,再多要那就是坏良心了),跟老乡家一个桌吃。老乡好客,还多煮了二道海鲜。原汁原味的渔民地道做法,杨潇吃的那是津津有味,这一家人跟看二傻子一样。看着桌上的海鲜,心想真这么好吃?我们平时吃的都是假海鲜?

  也是,给谁365天、一天三顿、顿顿吃,看见了也跟嫌弃狗屎一样。告别了老乡一家,就沿着海边北上,遇到渔村见有渔船回来,就提着个铁桶收些活的海鲜,避开人在收取到农场养殖。走走停停的用了5天时间才到了清島,找了家招待所好好休整一天。收的海鲜在农场里饲养到繁殖期留种就行。下面的行程,不打算在耽搁,在沿着海岸线太绕路了,取直直奔辽东。

  没导航,没高速,现代人的你能想象吗?磕磕绊绊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到了大联。整整睡了一天一宿才换过劲来,亏待提前跟服务员说帮着喂了狗子。不然这两家伙得造反。在招待所给娄家打了个电话,娄小娥不在,说了情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