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八十二章 秦昭的底线_这个仙朝有点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的内耗实在没有意义。

  当然,实际上平民造反的概率极低

  对老百姓来说,只要能吃上一口饱饭,不,只要有口饭吃,能活下去,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造反呢?

  看看前世那些农民起义的,哪个不是生活所迫,但凡能活得下去,谁都不愿意去做这种九死一生的事。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人想不开去做了,那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追随,自然是毫无威胁可言。

  “你们要明白,作为内官,你们的一切都是朕给的,所以不要去考虑那些权贵们怎么想,安心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

  秦昭语气渐渐平静下来,注视着这两个人低声道。

  “而且,对朕来说,天下百姓,比朝堂百官重要千万倍!”

  他从登基的第一天起,就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

  文官,只不过是他统治管理天下的一个抓手和桥梁。

  官员们不合心意,他可以换掉,反正天下人有的是,读书人也不少,想做官的更是数不胜数。

  武将,也是他开疆拓土的工具。

  熟读兵法之人数不胜数,除了极个别的帅才之外,其他人都能找到替代品。

  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基层百姓,万千黎民,以及数十万普通士卒。这才是他的基本盘。

  正因为不在意,所以他可以允许朝中派系的存在,只要别做得太过火就行。

  他也能给立了功勋的将领们大肆奖励,封侯封地都不会小气。

  但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再自己的封地上搞小朝廷,在基层官员中安插自己人,像曾经的东海郡和泗水郡一般,弄什么国中之国。

  直到现在,信铭和张颜才真正理解了秦昭的目的,和他的思想。

  两人同时躬身道:“微臣惭愧。”

  “你们的确应该惭愧。”秦昭点了点头,“这些你们自己回去想,现在告诉朕,你们准备怎么做。”

  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都讲述的非常清楚明白了。

  这两个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

  秦昭需要的,只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

  去试探,去分化,不让科举制度的推行出现太大乱子。

  “陛下的‘科举’政策一经推出,那就是大浪压来,势不可挡。”

  “没错。”站在一旁的张颜也点了点头,“只是在旧势力反扑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内耗,需要避免的是这一点。”

  听着他们这些言论,秦昭神色才缓和了一些,总算还有点意识。

  暗中观察他神情的信、张二人,此刻终于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们也为自己之前的表现羞愧。

  能成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们自然是不笨的,反而比大多数人聪明,就算比起法家那些人,也不逊色丝毫。

  之所以在这方面略显迟钝,主要还是因为接触的太少,视野太窄,大局观有所欠缺。

  只要稍加点拨,还是有很强可塑性的。

  “那么这一次就不妨从高层入手,装作不经意地走漏一些消息出去。”信铭提议道,“我们本来也跟一些官员私交甚好,有这个机会。”

  面对秦昭说出此事,他们倒是没什么避讳。

  暗中交好勋贵,本来也是他授意的。

  宣委会的定位就在这里,称得上是奉旨行贿了。

  “不过只怕此事之后,我们就要在圈子里臭名远扬了。”张颜在一旁笑道。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