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6章 年前的礼_从山村放羊娃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乡镇一个集市,一整个乡镇的老百姓都去采购年货。

  到腊月二十八日那天年集赶完,苏灿路进的货已经没有多少了。

  然后,他将剩下的货,给亲戚朋友分了分,便不打算赶腊月二十九的年集了。

  回家一算账,赶了这二三十天的集,竟然也赚了一万八千多块钱。

  再说,还赚了一辆三轮车呢。

  这么一算,在集市上倒卖点心,一年下来赚个两万到三万块钱,还真不算难事。

  苏灿路在银行里面存了五万,手里留了两千过年,满脸都是笑容。

  腊月二十八晚上七点,苏良家刚吃完饭,正在收拾碗筷。

  陈庆泰第一个推开了门,走了进来。

  “哎呀,庆泰,怎么还带鸡来了呢?”

  只见陈庆泰手里抱着一只杀了别好了的大公鸡,笑着走了进来。

  “灿,灿,灿路,过,过,过年了,没,没,没啥送你们,收,收,收下!”

  韩彩娥笑呵呵得迎过来,接过了陈庆泰送过来的大公鸡。

  农村各家各户都喂鸡,一般会喂养两三只公鸡,七八只母鸡。

  以前政策上有规定,养鸡不能超过十只,超过了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现在政策上没这个要求了,但是习惯是多年养成的,暂时还改不过来。

  三四只公鸡,一般过年的时候会杀掉一两只吃,只留下一只当种鸡。

  没有公鸡,母鸡下的蛋孵不出小鸡。

  母鸡顶多能下两年蛋,两年之后就得又要孵化小鸡了。

  因为自己留的公鸡也不多,所以能拿出一只来送礼,虽然不算贵,但是也算是一份心意了。

  集市上面倒也有农户抱着自家的鸡去卖,不过主要是卖给县城来的吃公家饭的人的。

  这时候公鸡的价格呢,鲁中这边是2块钱一斤左右。

  这年代,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这其实是个巨大的商机,非常适合做小买卖。

  “我说庆泰,你的手艺就是巧,看这鸡别的,多精致。”

  过年杀鸡,是敬祖宗用的。

  为了让杀好的鸡,稳稳的放在盘子里面,同时还更加美观,需要将两个翅膀从鸡嘴里面插出来,两个鸡腿反别到后背上。这个工作,鲁中这边老百姓俗称叫做“别鸡”。

  “来来来,庆泰,过来喝茶。”

  苏良看到,陈庆泰进了自家,自己的父亲并没有站起来,而是坐在炉子边的方桌旁。

  并不是说苏灿路多没礼貌,一方面是跟陈庆泰太熟了,另一方面是自己连着赶了这么多天集也太累了。

  韩彩娥接过了陈庆泰家送过来的鸡之后,便放在一个盘子里面,端着出去,放在了西屋那边去了。

  西屋是苏良家的仓库,粮食、蔬菜等等都放在那边。

  现在大冷天的,那西屋就成了天然的冰箱。

  不过,唯一需要提房的就是老鼠了。

  农村里面,老鼠多得让人头皮发麻。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