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奥战争_西班牙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时间内退化到中世纪水平。

  然而,即使抹杀了这最重要的一个优点,维特利1870的密闭性和稳定性也都要比温德尔更好,简单来说,一个可靠性是100的话,另一个就是75。

  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维特利的威力要稍小一些……但仅是稍小,无伤大雅。

  如果这些步枪交给法国人用,他们居高临下能把奥匈揍的找不着北。

  但意大利人靶子太歪了,大多数新兵如果有人问他“你的准确射击距离是多少?”,他大概率会回答“顶在脑门上”。

  好在特伦托和威尼托的交界点地势奇高。

  如果从东边翻越,则横亘在奥匈面前的是巨大的多洛米蒂山脉,这个山脉光是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8座。

  而走西边,他们要面对的就是塞泰科穆尼高原,地势同样不算平坦不说,高原的大部分都在意大利境内。

  从这里袭击奥匈帝国比较容易,反过来可就难了。

  在这种极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下,奥匈帝国的炮火所能发挥的效果比较有限,想打到人只能冲到近前进行步兵作战。

  意军得以从容展现他们的破烂射击技术,一发不中就射两发,总能打到人。

  在这种冲山打笨蛋的作战中,奥匈的攻势还真被击退了。

  战斗持续了两天,各自丢下了1000多具尸体,除了抢到了几座没什么用的小山峰,奥匈帝国什么都没有得到。

  ……

  10月15号,欧洲基本都得知了奥匈帝国对意大利宣战的消息,大家伙只有一开始为意大利的命运捏了一把汗,很快便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毕竟意大利不仅暴露了自身的孱弱,外交策略也有问题。

  同时和周边的所有邻国起了冲突,被痛打一顿也是应该的。

  英国甚至都没有去找奥匈,说“你不能继续欺负可怜的意大利人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没有用。

  奥匈帝国没有任何海外利益,是少数可以完全不鸟英国的国家。

  显而易见的,意奥双方可能会在山区烂地拉锯一段时间,人们对这种无聊的战斗毫不关心。

  此时欧洲人关注的战场有两处,一个是西意战场,一个是普法战场。

  阿方索之前所说的要彻底履行盟友义务,很是让人对此有所期待。

  要知道,罗马周边的意大利军队被抽走了6万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军队数量近乎一致了,都是5万人左右。

  意大利的5万人肯定打不过西班牙的5万人,这是共识。

  换句话说,只要西班牙想,他们现在就能主动出击,开辟中线战场,把意大利中部的膏腴之地收入囊中,顺便切断掉意大利南北之间的联系。

  到时候,吃掉大半个意大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从发表声明那天起,西班牙口号喊的响亮,实际动作却是一点没有。

  人们只能把目光投向了普法战场。

  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军队被抽到了普奥边境,普鲁士的战斗力有所下降。

  这令法国得以和他们连番大战而没有快速崩溃。

  不过现在也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法国败多胜少,只是为了政局着想,保持着表面上的寸土不让。

  而普鲁士也乐得在边境给他们持续放血,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

  但用高昂的代价所维持的均势终究不能长久。

  随着西意战场大局已定,对法国的斩首一击也即将到来。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