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心光明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时候,武宗的命,也没有多久了。

  仅仅两年之后。

  明世宗就继位了。

  嗯,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短暂的赏识了一下他,但随后还是还是没有采取重用。

  只是将其放在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并在不久后,加封了新建伯。

  伯爵的爵位,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实际上外国的,男爵,子爵,侯爵,公爵之类的。

  其实是华夏的爵位。

  翻译的时候夹带了一些私货,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

  而王阳明,也是大明建国之后,以军功封侯的三人之一。

  随后一年,王阳明父亲去世,

  他对于官场,实际上本身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因此辞官而去,回乡讲学。创办了书院,从而宣讲他自己的学问。

  王学!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之上,王阳明开创了自己的思想。

  在格物致知的情况之上,并不觉得天地万物有着至理。

  而是觉得应该将一切放之于自己的本心。

  为善去恶。

  这才是心学核心当中的核心。

  任何一门显世学问,核心一定是劝人向善的,否则就是不折不扣的邪教。

  而因为这门学问走上其他道路的家伙,

  毫无疑问,肯定是偏了的。

  嘉靖六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

  当地的总督打不过。

  当时也没什么调集人手的说法,要让朱厚熜来管这件事情。

  他压根儿没太大的心思。

  随口问了一句。

  “王阳明不是在吗?让他总督两广,平定叛乱吧。”

  朱厚熜真的不想管这些事情。

  甚至是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朱厚熜想都没想。

  就答应了下来。

  能解决,一切好说。

  而王阳明自然是不负众望的。

  他甚至没去打。

  就已经赢了。

  因为那边的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十分害怕。

  打都没打,王阳明一来直接就点了。

  点了这咋办呢?

  朝堂诸公想办法了呀,军饷之类的东西都发了下去,结果不战而胜。

  多少要做点事情的,别浪费了调动。

  所以想了想。

  那就去袭剿断藤峡叛军吧,刚好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

  带着他们一起去吧。

  这一战的难度。不得不说还是有的,但不愧是王阳明。

  完全就是硬桥硬马,一路打了过去。

  因为当时断藤峡叛军实际上是在湘西这个位置。

  这地方,民风彪悍是出了名的。

  其他的不说。

  稍微的想一下后来的剿匪,就明白这块地方的战斗力。那是真不简单。

  当时道路还和后面不一样,完全道路不通,各地隔绝。

  你要是没有一个当地的向导,直接在深山老林当中迷路,简直是不要太简单。

  叛军在仙女大山,据险结寨。官军攀木缘崖仰攻,并随后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

  这个是确实够狠。

  随后叛军一退再退,但还是被王杨明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到了这个时候,王阳明是真的没有做官的心思。

  祈求告老还乡,也不等朝廷批复,便就离去。

  随后病情加重,病死于江西。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

  而他最后的一句话则是。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