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七章:结局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朝堂为敌。

  自然,范仲淹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这个事情绝对不会有假。

  但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以与一个国家,一个朝堂上的所有人相抗衡的。

  更别说,他还只是一个副宰相。

  所以最后的结局,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历朝历代的变法,几乎都要发生一些相当深刻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用来警示所有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明。

  但可惜的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没有生死关头到来的时候。

  他们。

  是不会真正地将自己的生命直接豁出去的。

  庆历新政,失败了。

  甚至可以说,有些潦草。

  一年。

  甚至准确一点,一年的时间都没有。

  范仲淹等人,就先后的直接被贬离开了汴梁。

  这个熟悉的地方。

  范仲淹的人生,似乎要在这一刻划上句点了。

  因为不管怎么说,一个在政治斗争当中失败的人。

  是不会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除非这个人,还有着其余的用处。

  但很可惜的是,对于满朝的诸公而言,西北的战事已经逐渐的趋于平稳、

  将这样的一个人引入中央,是一件相当愚蠢的事情。

  所以随后的日子,范仲淹大多在各地不断地流连。

  尽管在本地也作出了相当不错的事情。

  甚至在这段时间当中。诞生了足以称得上千古名篇的岳阳楼记。

  但对于范仲淹个人而言。

  或许是有些遗憾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

  或许也是在这一刻,他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个认知,以及一个清晰地写照。

  但最终,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机会了。

  他看错了一件事情。

  或许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是他小看了在变法当中反对的力量。

  也是没有看清楚,原来这满朝的士大夫,实际上真正为了天下的人。

  真的不多。

  光宗耀祖啊。

  寒窗苦读,最终的落脚点,对于几乎所有的人来说,几乎都是半只脚在国家,半只脚在自己。

  而范仲淹不一样。

  他是全部都在国家。

  但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的。

  但,那又如何呢?

  他失败了,没有错,但是他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死之后,谥号为文正。

  在之前,文,或许是文臣最想要追求,也是最想要的谥号。

  但或许自范仲淹之后。

  文正这两个字的含量。

  要更加的上升,甚至是。

  远超其余人。

  “至此,结束。”

  屏幕面前的画面缓缓地消失。

  对于很多人而言,范仲淹的经历,都是相当的具有一个鉴赏性的事情。

  他的确是一个几乎于可以称之为完人的人。

  其余的不说,就仅仅只说他自己的品德,就已经是无可挑剔。

  并且任何事情到了他的手里,几乎都可以说去做。

  他或许不是每个方面都是绝对顶尖的人物。

  但至少。

  在每个方面,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文臣!

  所以秦戟将其排在第八这个位置。

  实际上这个位置的竞争相当的激烈。

  很多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人数太多了,所以,范仲淹的出现,自然也就代表着,一些人的落选。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