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人言可畏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家伙,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魏叔玉苦笑道:“一开始孩儿也是不信的,但现在坊间都传遍了。”

  魏徵眉头紧紧皱起,怒道:“坊间愚民,竟敢如此恶意中伤一位有大功于国的国侯,长安这些歪风邪气真该好好治一治了。”

  “哼!”

  说着说着,魏徵忽然冷哼一声,起身就要朝门外走去。

  魏叔玉急忙起身追上:“父亲,您要去哪里?”

  “老夫去见陛下,定要陛下阻止这股歪风邪气的蔓延!”

  魏徵语气不善的留下一句话,大步流星的朝外面走去。

  而此时,整个长安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流言充斥。

  有人说李让就是个衣冠禽兽,不过是侥幸当上了侯爷。

  更有人旧事重提,将李让杀害大唐将士的事情重新翻了出来。

  一时间,整座长安群情激愤一片哗然。

  关于李让的咒骂声讨不绝于耳。

  今天之前,百姓们对于这位侯爷的了解并不多。

  大多数百姓也就只知道他是一个少年,运气好抓到了颉利,仅此而已。

  但现在整个长安基本上没有百姓不知道李让这个名字。

  所有人都知道了大唐有一位侯爷,不仅杀害了想要接他回去认祖归宗的娘舅,更是放出豪言不认祖宗。

  可笑的是,李让出名,不是因为他对大唐的贡献,是因为他杀娘舅,弃祖宗。

  长安的谣言越演越烈。

  第一天,有零星的百姓跑到雍州府衙,长安县衙,万年县衙门口要求官府将谣言正主缉拿归案。

  第二天,一群书生联名写了一封状纸送进大理寺,要求大理寺将昭应县侯缉拿归案,还枉死的大唐将士和昭应县侯的娘舅一个公道。

  第三天,魏徵在朝堂之上弹劾李让不尊孝道悍然杀亲,要求陛下将昭应县侯革职查办。

  第四天,雍州府衙正式受理此案,开始调查谣言的真假。

  第五天,有百姓和士子跑到了太平村,对太平村所有村民展开咒骂。

  太平村不得已之下,只得求助于骊县县衙。

  县令王丰出面,劝退了群情激愤要求李让授首以正国法的百姓和士子,并封锁了太平村和周边几个村子。

  短短几天时间,流言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并迅速朝着陇右,河北,山东,山西蔓延。

  百姓们咒骂的对象也从那位侯爷,变成了直呼李让。

  正所谓法不责众,当谣言只在少数百姓口中流传的时候,他们会担心得罪贵人。

  但当所有人都在议论此事的时候,百姓们的胆子忽然就大了起来。

  杀害将士,杀害娘舅,背弃祖宗。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大逆不道,挑战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恶事。

  用一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来形容如今的李让绝不过分。

  当然,谣言传归传,皇宫里李让却是不慌不忙。

  老实说,李让养伤的日子过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