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 时间_我大哥叫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弟的上进之路,而且肯定会占据朝堂。届时他们做了官,也肯定成为当地豪门和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所以,第一他设置商税,并且抬高到和农税一边高的位置,让任何人都敢说与民争利这几个字。任何人不得提给读书人,免税免役的特权。

  第二,防微杜渐之下,命令学部广开公学,给贫寒子弟一个可以晋身的机会。

  他只是单纯的看读书人,看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家出身的读书人不顺眼。却不知道,他在阴差阳错之下,改变了一支力量的兴起。

  这支力量的名字叫东林党,原本时空里,在几百年后以江南士子为代表的东林党,会成为大明集团的实际统治者。

  他们利用读书人的特权,利用身在高位为地方豪族代言的机会,使得国家只能把税收强加在贫寒百姓的身上。他们从海洋贸易中创造了惊天的财富,但是却一两银子都不上交给国家。

  大明,就是被这些人搞垮财政的。原本时空里,到了崇祯年,全国的税收只有三百九十八万两,而辽东一年的军饷就要三百多万。

  不过等到大清入关,这些江南士绅想要故技重施时却发现,他们这一套不灵了。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一代代的皇帝挥舞屠刀,江南不愿意交税的豪门,杀了一遍又一遍。

  不然,大清前四代皇帝,今天揍这个,明天揍那个的钱,哪来的?

  同时不但要他们交税,而且还打压他们培养出的士子。不再让他们成为国家的骨干官员,保证了内部政局的稳定,并且剥脱了他们的一切特权。

  虽然这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但是现在已经有人看到了隐患。在刘伯温为代表的士人,上书提及要优待读书人之后,马上就被淮西和出自其他地方的官员,猛烈攻击。

  刘伯温说为了收敛天下读书人的心,秀才每年免税八十亩地,举人四百亩,进士则是两千亩。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见官不跪,免除刑罚,免除徭役等等。

  杨宪作为实干派的官员,第一个开喷。

  而朱五也在第一时间表态,不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李善长也撸着袖子上阵,痛说创业不易。江南官员在朱五的麾下,一直都是清流一般的存在,嘴皮子虽然利索,可也不是这些面目狰狞实干派的对手。

  很快就溃不成军,再也没人说这个事。

  大汉这边在变好,但是突然放慢了打仗速度的大元,却好似不会活了一般,开始自己作死了。

  年前,襄阳一代的郭兴出兵试探,做出南阳盆地,强攻关中或者河南的样子。结果驻守在关中的元将李思齐,奉命提兵阻挡。

  但是意想不到是,李思齐出兵之后,他身后的凤翔,蓝田一代的张良弼,立刻集合军队,占据了李思齐的地盘。

  这番操作,朱五都看傻了,元军自己打起来了。

  接下来元顺帝的命令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居然派王保保出兵讨伐这两人,然而王保保一边说没兵没粮,一边派军往山西方向移动,似乎盯上了太原。

  元顺帝一怒之下让皇太子执掌大抚军院,节制天下兵马,征讨不听号令的三个军头。皇帝怒了,打仗的两人不打了,王保保继续回了开封,背靠洛阳雄踞中原。

  更出奇的是,这些人不打了元顺帝就当没发生一样,也不处置谁,不管了。

  天作孽可以活,自作孽必须死。

  同时也先忽都率领十几万大军,对辽东关先生步步紧逼。但是关先生已经是汉臣,朝鲜总督冯国用和他合兵一处,也先忽都到了辽东一看汉军的军阵,顿时懵了。

  任凭元顺帝怎么催促,但就是不打了。

  天下似乎陷入了僵持,最不起眼的朱重八开始在山东回血,大肆招兵买马。

  日子就这么过着,直到有一天朱五接到一个消息。

  朱重八又快要当爹了,是一个妾到了生产的日子。

  同时传信的蓝衣人说,朱重八身边的探子,似乎有些地位不稳了。请求汉王允许他来到大汉,继续为朱五效命。

  ~~

  这章看着水是吧,但其实是三万字的大纲。

  不是我不想写,是因为今天卡文了,我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