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5章 替僧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是因为找替身出家的事儿。

  “好!”李太后也没多想便答应下来。

  “多谢娘亲!”

  万历皇帝大喜,接着又说道:“趁今年刚好是发放度牒之年,便让那人替孩儿出家吧。孩儿已经想过了,将那人请到京城,安置在昭宁寺。”

  “娘,孩儿陪你一起去。”朱翊镠当即兴致勃勃地道。

  李太后稍一思忖,觉得将朱翊镠带在身边也好,便点头同意了。

  万历皇帝似乎想说什么,但又忍住没开口,也相当于同意了。

  “钧儿想何时出发?”李太后问。

  “明日准备一天,后天即可出发。娘觉得如何?”

  “好吧!”李太后现在一点也不忙,随时都有时间。

  万历皇帝冲朱翊镠道:“那一路上娘的照顾与安全问题就交给皇弟了。”

  “没问题。”朱翊镠点头,随即又请示道,“皇兄,要不让母后也一起去吧?就当出去兜兜风。”

  万历皇帝稍犹豫一下,然后又看了李太后一眼,见李太后没有作声,便回道:“好,只要母后愿意。”

  这样,此事就决定下来了。

  ……

  第三天,卯时三刻,只听得东华门内九声炮响。

  接着见到四名骑着一色枣红马,身着金盔甲,腰悬金牌与绣春刀,手执大金瓜斧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作为前驱使,引出两列约莫有两百人的肃卫仪仗。

  跟着就抬出两顶十六人抬的雕花锦栏杏黄围帘的大轿,后面跟着二十多乘轿子,八人抬四人抬不等。

  接下来又是两百名身穿红盔青甲骑着高头大马的扈从禁卫。

  两顶大轿的两侧,还各有四个身着红皮金盔甲手执开鞘大刀的锦衣卫力士充任防护属车使。

  这等规模气势,只比皇帝出行少了两百名府军前卫带刀舍人,以及隶属神机营的两百名叉刀围子手。

  两顶大轿子里面坐着的自然是仁圣皇太后陈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

  她们连同朱翊镠,要去漷县为万历皇帝迎接出家的替身。

  漷县是李太后的家乡,位于北京通州东南,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之滨。历史上曾是南北漕运交通必经之地,素有“京东第一邑”美称。

  两顶大轿抬出东华门后,穿过棋盘街往通州方向徐徐而行。

  这一路上,但见伞盖遮路,彩旗蔽天,每前行两里地,便会“嗵、嗵、嗵”响起三声礼炮。

  这是告诉前面各路负责巡视警跸的官兵,两宫太后的凤辇就要到了。

  凤辇所经之处,道路肃清,连平日热闹非凡的大街上都清旷无人。

  难得奉旨出宫一次,又是回自己的家乡,李太后自然心旷神怡。

  陈太后也一样。

  她们两个乘坐的大轿都十分宽敞,除本人外还有两名服侍的宫女。

  朱翊镠本安排有专门的轿子,可他不愿意坐,非要像个孩子似的,死乞白赖地与两宫太后坐一起,还说陪陈太后坐过一程接着陪李太后。

  尽管朱翊镠已经成亲,再也不是小孩子了,但两宫太后没有反对。想着从京城到漷县还有一段距离,途中有朱翊镠陪伴,肯定不乏快乐。

  陈炬此时还在漷县那边等待。

  这边陪同两宫太后的大珰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大受,即当初陪同李得时给朱翊镠送贺礼的那位。八人抬大轿子里面坐着的就是他。

  虽然漷县隶属于北京通州,但漷县与河北交界,从紫禁城出发到漷县,可有好一段距离。

  抬着轿子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得需要一天的时间。

  因为陈太后大轿在前头,所以朱翊镠先陪她坐在陈太后的大轿上。

  陈太后一向比李太后更为仁善,与陈太后在一起后时,朱翊镠嬉皮笑脸的性子彰显无疑显得更为顽皮。

  这次她们的目的地是漷县灵藏观音寺,因为陈炬将万历皇帝的替身已经安置在那里了。

  说起灵藏观音寺,还有一段故事。

  ……

  。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