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6章 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秉正开口第一句话就问。

  言下之意,两宗命案到底是因为管制紧了所致还是管制松了所致?

  “紧也好,松也好,我想都不是主要原因。”王象乾摇了摇头,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喃喃地道:“主要原因在于归德府境内有我们无法捕捉到的力量,我们在明,他们在暗,他们对我们的行动了如指掌,我们对他们却毫无察觉,所以我想有必要改变一下策略。”

  “那不知王大人想怎样改呢?”徐秉正连忙急不可耐地问道。

  “我想离开归德府一阵子。”王象乾认真地说道。

  “离开归德府?”徐秉正愣了一愣,追问道,“王大人为什么忽然想离开呢?离开去哪儿?”

  “可能还在归德府境内,但也可能不在,发现我就坐在这里好像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所以我想离开,让归德府冷却一阵子。”

  “王大人也只是暂时离开吧?”

  “那是当然,皇上交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不知王大人决定离开多久?”

  “还说不准,可能需要两三个月,也可能需要大半年。但无论如何,希望徐知府对外统一口径,说我已经回京,人不在归德府了。”

  “好。”徐秉正点头答应。

  “但必须提醒徐知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王象乾嘱咐道,“我将王大锤留在徐知府身边吧,安全问题一定得高度重视,切不可怠慢。”

  “明白。”

  “我今晚就带着小朱离开,明日一早你便将消息放出去,越快越好。”

  “王大人这么急吗?”

  “不是我急,是现实,没办法。”

  “感觉王大人是想引蛇出洞,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吗?”徐秉正揣度地问道。

  王象乾微微一笑,回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能天天这样坐着呀。”

  “好吧,尊重王大人的意思,不过王大人须得小心。”徐秉正答应下来。

  “有小朱在我身边,不怕。”继而王象乾又附在徐秉正耳边,轻轻提醒道,“盯着东方赐的一举一动。”

  徐秉正微微一滞。

  但随即点头,似乎顿时明白王象乾为什么要突然离开。

  “好了,徐知府若无它事,便请先回吧,我也要准备一下。”

  “王大人保重!”徐秉正起身去了。

  王象乾当即书信一封,留给千户东方赐,也没有与他当面道别,带着朱八戒简单收拾下,离开了千户所。

  “岳父大人,我们要去哪儿?”途中朱八戒好奇地问道。

  “回京好不好?”王象乾打趣道。

  “不好不好……”朱八戒连连摆手,然后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师祖吩咐的任务尚未完成,即便案子查不出来,也必须挨过两年才行。”

  “要等两年,我女儿可得嫁人喽。”

  “忽悠我吧。”朱八戒咧嘴一笑,“岳父大人都没回去,谁敢替您嫁女儿?”

  “我们去武昌府。”王象乾告知。

  “啊?去武昌府作甚?”

  “作客。”

  “哦,哦,我想起来了,老爷是湖广巡抚,他在武昌府。”

  “……”王象乾摇头,回之一笑,这臭小子没有笨到家嘛。

  ……

  东方赐得知王象乾与朱八戒离开的消息已是第二天早晨了。他读完王象乾留给他的那封信,沉默半晌。

  同时,这则消息在徐秉正的推波助澜下,也迅速在归德府传开,都信以为真以为王象乾朕真的回京了。

  包括徐秉正,只确定王象乾没有进京,至于停留哪里,他也不知道。

  伴随着这道消息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与猜测声——

  “为什么钦差大人突然离去呢?”

  “是被皇帝爷召回的吗?”

  “召回的原因是不是由于何希周与张金河的双双莫名死亡?”

  “那杀锦衣卫案还查不查了呢?”

  “或是皇帝爷觉得钦差大人不称职,所以要换另外的钦差来查吗?”

  “要说这位王钦差办案,好像,确实不咋滴,整天躲在千户所里不出来,只等着别人找他提供线索,却从来不去找别人,这样如何能破案嘛?”

  “以为案子好查呢?出去不怕有危险吗?看原知府何希周与张金河通判,都是怎么死的?有些人惹不得呀!”

  “如此说来,皇帝爷即便换另外一位钦差大人,在归德府同样不好使,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

  。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