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第四百二十六话:串门子拜年_娇娘发家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昨儿团年饭的菜热了几样,就着油果子这些吃了早饭。

  然后便在老袁氏的屋里把瓜子糖果点心这些摆出来,没一会儿,梨花和张枣花抱着石蛋儿就往院子里跑来了。

  “袁奶奶!给您拜早年啦!恭喜发财!”

  三个人都穿着新衣裳,简单红扑扑的,看着就喜人。

  因为老邓氏在李家住着,所以他们昨儿的团年饭都是在李家吃的,没有多余的人,就张胡瓜一家四口跟老邓氏李冬瓜他们一起过,倒还真的热闹温馨,比往年每一年都像样子的。

  老袁氏见了三个晚辈跑进来给自己作揖拜年,笑得乐呵呵的,当下把准备着的红封一个塞了一个在手里。

  又叫他们随便抓瓜子糖果这些吃。

  这也就是风俗,初一小娃子们满村家家户户跑,兜了你家的瓜子果子,又兜我家的瓜子果子,兜得越多越好。

  而差不多的人家,这有村里的小娃子来作揖拜年的,都会给他们打发红封的,里头就装个一文两文的,图的就是个意思。

  往年宋家不宽裕,连瓜子果子都是费劲准备出来的,这来拜年的小娃子,勉强能打发出一文的红封,还得看就不就手的。

  但今年不一样,老袁氏手里头有银钱,想着往年漏给了好些娃子红封,所以今年特意准备足了红封,里头还装了整整四个铜板的。

  梨花三个接了红封,又嘴甜的说了不少美话,抓了一把瓜子糖果揣进兜里,就吆喝着宋秋和阿灵同他们一起往村里别家去。

  这可是过年小娃子们难得的快乐,只要你没成亲嫁人的,往哪家窜也没人说道的。

  宋秋也乐呵这习俗,拉着阿灵兴奋的跟着后头去。

  像老袁氏这种长辈,那自然是坐镇家里,等着其他娃子上门来的。

  几个人飞奔到了村里,一路上又集结了不少娃子,挨家挨户串门子去。

  有时候一两家下来,兜装满了,没地再装瓜子这些了,娃子们就会先跑回家去,腾空了兜,接着又来。

  娃子们嬉笑的声音跑来跑去的阵仗,别提有多热闹了。

  大人们却不跟着凑热闹,只坐在家里,笑呵呵的看着娃子们跑。

  村里二十五户人家,都跑遍了,但娃子们商量好似的,全都没人往村子正中的曹家去。

  那是经过门前,都没有踏进去的。

  曹婆子坐在自家堂屋里,一边看着外头一波一波跑过的娃子就是不进来,吐了瓜子壳,还巴不得呢!

  省得她费红封,贴了瓜子糖果去。

  但看别人跑得热火,自家今年却没有娃子出去跟着捞红封捞瓜子糖果这些回来,就有些不高兴。

  想了想,扯了小草出来,吆喝着她跟着村里的娃子一起跑去。

  小草也想去,但她跟村里这些娃子都不熟,再说了,她都算是媳妇了,咋能跟娃子一样去呢,这不是厚脸皮吗。

  曹婆子见小草杵着不动,忍不住就戳了戳她额头,“哎哟真是!我买你这么个榆木疙瘩回来干啥哟!”

  曹婆子下了狠劲的,直戳的小草连连往旁边趔趄,差点就要摔倒在地了。

  一旁的曹大桥抿了唇,“娘。”

  曹婆子顿时停了手,见儿子又护着这个小浪蹄子,愤愤得瞪了她两眼,才骂骂咧咧的回去坐下。

  曹大桥只当听不见,冲小草招招手,转身往屋外去。

  “相公”在婆婆跟前这么护着她,小草最开始也是十分高兴和感激的。

  现下嘛,小草却瑟缩了瑟缩,想着宁愿被曹婆子打一顿,都不想跟着曹大桥回屋去。

  “相公”的厉害,她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

  可她不敢不跟着去,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听话的跟了上去。

  抓了一把瓜子继续磕着的曹婆子看着儿子带着小浪蹄子回屋,眼神就闪了闪。

  大早上的,真是……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