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9章 聪明人_南宋不咳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运气和辅佐之人身上。这种反应很正常,如果他们赞同洪涛这种藐视皇权、藐视权利、仇恨权利的人,就等于是在反对他们自己,这就叫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而且洪涛在金河帝国的所作所为,严重的影响到了大宋统治阶级的牢固地位。要不是他搞出什么分权制度,让海商们看到了一个新世界,大宋南方的沿海城市也不会造反。这种影响简直是在挖大宋统治阶级的祖坟,所以洪涛帮助大宋打跑了蒙古帝国的功劳也被人为的忽视了。

  在普通百姓、底层官吏、军队中下层、尤其是商人眼中,洪皇帝摇身一变,又成了救世主。首先他帮助大宋打跑了死敌,这是救命之恩;其次在他的扶持下,大宋南方很多城市的经济都非常繁荣,连带着周边地区的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这是再造之恩;最后就是他为大家勾画出来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场景,随着金河帝国的开放和文化、经济交往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亲眼见到了金河帝国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孰优孰劣都不用争辩,一目了然。就算文人政客把道理说到天上去,百姓们也不会信,人总是愿意先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这也是人性。

  贾似道不光仔细研究过洪皇帝的过往,还更仔细的研究过文浩的发家史,从中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凡事跟着洪皇帝一起折腾的人,只要大方向对,结局就不会差。至于说洪皇帝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其实大部分大宋官员心里和明镜一样,只是由于立场不同,他们坚决不能支持洪皇帝的这种做法,因为这位皇帝的主张是在砸大家的饭碗。

  不过现在不同了,这位疯子皇帝真来了,不光把饭碗全砸了,还要连带大家伙儿的人头一起拿走,这时候立场问题就可以先扔在一边,保命要紧。命没了,甚至整个家族的命都没了,以后靠谁去抢饭碗啊。

  古人云过,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这句话就赤果果的描述出了人的本性,趋利避害!

  既然古人都这么教导了,贾似道同学也就从善如流了。现在大宋朝廷就是危墙,洪皇帝这边虽然也不牢固,但两害相较取其轻,该往谁后面站队显而易见。至于说忠诚、仁义、操守之类的东西,贾似道也有,不过他的目标是对自己,只要对得起自己,其它目标先往后靠。

  “没问题,少尉,你带十名士兵去给贾大人当帮手,协助贾大人的工作。另外,再去调五名管理人员,跟着贾大人熟悉熟悉大宋的规矩。一定要保护好贾大人的安全,听懂了吗?”洪涛仿佛又看到了一个文浩站在自己面前,这个贾似道不光脑子灵活,胆子也不小,脑袋还没确定能保住,就开始准备拉帮结派往他自己身边聚集能量了。而且很准确的抓到了自己的弱点,眼光也是上上乘的。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