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众贤论师与《顺正理论》_行者玄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这像是个转轮圣王的故事啊。”阿萨摩感慨地说道。

  “可不就是转轮圣王吗?”那阎牟那客商道,“这位喜增大王信奉佛法,不亚于当年的阿育王!他通令境内不许杀生,并且广行布施,凡是府库内所积财宝,都拿来施予众生。他还鼓励僧人习经,规定不管是经、律、论,谁能宣讲一部,就可以免作寺内杂务;能宣讲两部,就给予上等房舍和卧具;能宣讲三部的,就派侍者服伺他;能宣讲四部的,则给供差遣的俗人,供他役使;能宣讲五部的,允许乘象舆;能宣讲六部的,乘象之外再加侍卫。因为他的这些规定,使得国中佛法极其昌隆,百姓也安居乐业。”

  众人听了,都不禁啧啧称叹。

  玄奘却暗自苦笑,依照他的这些规定,僧人都成什么了?

  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商船行到钵罗耶伽,在一个渡口处停了下来,那两名枯瘦老人和一部分商旅便从这里下船而去。

  “今晚就在这里抛锚歇息,明晨再启锚。”船工说罢,桨手们便收了帆,进到舱里,乘客们也都七歪八倒地在舱板上躺了下来。

  玄奘却觉得心中仿佛被堵了一块巨石一般,趁着天还没黑,便同般若羯罗一道钻出船舱透透气。

  此时残阳如血,水面上风平浪静,仿佛流淌着夕阳褪下来的胭脂,闪着一缕一缕斑斓的光彩。

  高温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河水像粘绸的青油,上下鼓荡着。空气中连一丝丝风都没有,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玄奘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晃动的水面,由于天色已晚,河上的沐浴者大都已经回家,只有几颗脑袋还在两种颜色的水中此起彼伏。

  钵罗耶伽方圆六千余里,是中印度的一个大国。这里土地肥沃,出产谷、麦及花果等物,河东岸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巨大天祠,显示出这里是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圣地。

  “那座天祠里供奉的是大自在天湿婆,”般若羯罗告诉玄奘说,“听说这里颇多灵异。”

  玄奘奇怪地问:“大自在天哪里都有,为什么偏偏这里的灵异?”

  “因为这里是‘恒河之门’,又是‘祭祀之地’呀,”般若羯罗说着,用手朝水里一指,“师兄你看!”

  其实玄奘早就看到了,恒河流经钵罗耶伽时,与亚穆纳河交汇,因而这里的水面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认为这里是神明会合的地方吧?

  般若羯罗说这里是“祭祀之地”,这话没错,钵罗耶伽是梵天创造世界后第一次献祭的地方,这个国家梵语名称的意思便是“祭祀之地”。

  “这钵罗耶伽一直都是中印度地区最重要的浴场,”般若羯罗继续向他介绍道,“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朝圣者从各地赶来,在河水中浸泡沐浴,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师兄你想想看,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