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寿春对峙_季汉大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为所动,在八公山上屯营。于将军见营垒险峻,不敢轻易渡河,遂止步于下蔡。”司马懿说道:“刘备大军布置于八公山与芍陂之间,得山水之利,难以轻破。”

  “呵!”

  曹操轻蔑淡笑,说道:“刘玄德统兵常恃勇而进,寡有长见深智。取八公山断水之策,及稳固大营之计,料非其所能出。今霍峻在淮东,必有高人指点刘备。”

  盖与刘备深交多年,对阵多次。曹操对刘备的用兵风格,多是熟悉。刘备出身涿郡武夫,论将兵悍斗能力,寡有人能及。但论计策百出,正奇并用,则非刘备之所强。

  在曹操看来,猛攻八公山属于是刘备的正常操作。但包抄断水,半渡而击,这种的连环招数大概率不是刘备所能想出,而是有高人谋士指点。

  当曹操得知八公山失守后,重新布置方略,抓住刘备着急的心理。以田豫将万人先进,诱刘备出战迎战;同时曹操布置于禁为偏军,欲淮水偷取刘备大营。然却被法正洞察,建议刘备固守八公山大营。

  孙权坐在侧席上,问道:“大王,刘备固守营垒,那今下当如何进军?”

  曹操思量许久,看向贾诩问道:“文和可有高见?”

  贾诩捋着胡须,笑道:“大王,诩常闻以众击寡,少有闻以寡击众。今刘备集吴楚之力,越江千里北上而争地,非可言智。大王举中国之兵以援,我众敌寡,我军何不如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静观其观,伺机而动?”

  曹操凝眉深思,问道:“子扬可有高见?”

  刘晔神色恭敬,说道:“刘备畏寿春城固而不敢速破,转取八公山;惧大王兵势而不敢轻动,退守肥水。今大王举兵至此,刘备已失先机。”

  “然话虽如此,刘备拥水师之利,据肥水、山势之险,我军难以速退。故可从文和先生之言,静观其变,以静待动,察其漏洞,一击胜敌。”

  于攻守双方而言,不能否认的一点。两军交战常是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凡将能凭借坚城击败名将的进攻,但不代表凡将的能力胜过名将,仅是攻守双方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已。

  贾诩、刘晔建议曹操采取静观其变的计策,有稳妥起见的想法,但更多是想让刘备行动起来,好让自方抓住对手的漏洞。毕竟刘备是进攻方,跨江千里北上,若不采取进攻,着急的当是刘备。

  捋着胡须,曹操说道:“既是如此,则从二君之见。刘备虽举大军北上,然为顾忌粮道,分驻芍陂水寨,以保粮道安全,可将之兵寡。肥水、淮水为天险,既可阻我军,然又可限制敌军。”

  “今可命于禁、田豫二人率军渡过淮水,距肥水之外十里地扎营,刘备举兵渡水则击之。阎行统兵至勺坡,于以防鲁肃率军登岸侧击。如此布置,刘备纵是兵精且众,但也难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