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兵和税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虽然王礼这些文臣说什么,既是一国之母,如此于礼不合什么的,但朱怡炅也只是一笑置之,反正他觉得这样挺好。

  至少挺活泼的。

  对了,说起来,朱怡炅也有一事想不通,不是说好了古代君王都要联姻,然后三宫六院什么的。

  怎么轮着自己,啥都没呢?

  倒不是他想啊,难不成是现在地盘不够大,那些士绅家族觉得他还不适合投资?

  朱怡炅又看向枢密使朱定问道:“朱卿,枢密院第一阶段的募兵计划,现在进行的如何了?”

  站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言的枢密使朱定,总算得了问话,连忙上前说道:“回禀监国,第一阶段预募的五万新军,现下已经募集三分之二,有摊丁入亩作为前置条件,加之我明军本身的优厚军饷待遇,以及封田赏赐,各州府的青壮从军热情都很高。”

  “嗯,这饷银和安家费绝对要给足,绝对不可出现延误缺额的情况。”朱怡炅点点头,不忘叮嘱道。

  朱定拱手:“微臣谨遵监国谕旨。”

  这枢密院,是朱怡炅在杨恭发动福建统一战争之前,就已经着手建立起来的。

  其目的嘛,自然是为了军政分离。

  曾经的大明地盘太小,纵使军政机构混乱无序,同样也还能维持内部运转。

  可随着后来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直到全据福建,拥有一省之地,这原本的机构混乱,军政一体化的模式,就不太合时宜了。

  毕竟,这大明终究还是以军事为主,所有政治体系,都是为军队服务,但又不能真的被军队完全控制,沦为军事的傀儡。

  所幸,就趁着这内阁六部建立的同时,将这枢密院也给搞出来了。

  对,大明除了枢密院,也还是有兵部,二者并不干涉影响。

  兵部只负责地方军队,即厢兵营的日常调遣,还有涉及到厢兵调动的一些琐碎事务。

  臂如现在正在推行的摊丁入亩、新政税法,这其中调动的厢兵,严格来说便是需要兵部来统筹。

  而与之不同,枢密院则基本无权插手厢兵的调动。

  枢密院只负责募兵练兵、筹措粮草,以及制定战略计划。

  这战略计划,即是指大明下一步该打哪里,该拿下多少地盘之类,这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影响,所以枢密院里的官员依旧还是是文官,枢密使更是由朱怡炅的秘书首席朱定朱承训担任。

  当然,与大宋不一样,枢密院除了这些事以外,真正如何打,该怎么打,那都是武将自己的事,枢密院不会也无权进行干涉。

  甚至于,若是战局发生变化,武将也有紧急事态临时更改战略计划的权力,只需事后上奏一个合理的理由。

  总的来说,这大明的枢密院,从权力上而言,是比大宋要小的多的,乃至比兵部都不如。

  至少兵部还有调兵权,而枢密院则完全没有。

  枢密院本身品级只相当于六部一级,但其并不挂靠在内阁下属,而是朱怡炅这个监国直辖。

  属于既独立于文官集团,又不完全属于武将集团。

  而朱怡炅所言的第一阶段募兵,则是为了后面的扩军备战。

  所谓皇权,无非两个字,兵和税。

  眼下,这税有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兵了。

  说实话,仅靠手头上这东拼西凑,战力参差的十万兵马,别说光复大明,就算划江而治都够呛。

  所以,朱怡炅必须抓住现下难得时间和钱粮,疯狂扩充大明的军事实力。

  第一阶段的募兵计划是五万,等第一阶段募兵满额,后面还有第二第三第四……也甭管福建能不能撑的起这么多军队,撑不起就打出去。

  除却募兵以外,朱怡炅对枢密院的练兵规划也做了调整,原本的基础纪律性训练保持不变。

  不,还是变了一下,现在新兵的基础纪律性训练,要比之先前更为繁重,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每日抽出空闲与士兵们上上思想课,主要就是讲大明是在他这个朱大王的带领下,才能有现在吃饱穿暖,轻徭薄赋的好日子。

  总之,就是大搞崇拜主义,务必要把士兵的思想握在自己手里。

  今天凌晨再见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