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 摊丁入亩(上)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礼连忙跪地叩拜,高呼谢恩。

  一旁,梁文煊亦是叩拜行礼。

  而其余参与此次朝议的官员,虽面上毫无波动,心中却是已然有了计较。

  看来,这两位新晋的“阁老”很受监国殿下信任啊!

  既如此,不说上去巴结,至少也要好生注意,走动亲近一番了。

  堂下群臣如何去想,朱怡炅自是不知道,也不在意。

  中枢内部和六部的重建计划敲定,接下来便是正式朝议了。

  此次朝议的主题就一项,大明税法。

  对于这一点,王礼早有预料,因此并不意外。

  大明目前的税法实际就两种,一个是抢,一个是放任自流。

  前者是中央国库的主要收入,虽然被冠以借粮的名义,但实际上,懂的都懂。

  而后者就更简单了,完全就是交给地方自由发挥,台弯那边甚至官府都不直接介入。

  嗯……另类的“两税”法。

  然而,这种“两税”法可不是啥东西,虽然短时间来钱快,但隐患也是颇大,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台弯先前爆发的士绅叛乱。

  若不是黄殿李勇他们及时援救,怕是现在朱怡炅的老家都给人抄了。

  对这个议题,王礼早在来时的路上就已认真想过了。

  这时朱怡炅发问,王礼旋即上前一步,开口说道:“回禀监国,关于税法,微臣以为既无方略,那何不行那清廷伪帝所颁之法?”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朱怡炅眉头微挑。

  “正是。”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乃是“千古一帝”康熙有感百姓疾苦,于康熙五十一年实行的新税制。

  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为准,以后不论人口再如何变化,亦不增不减。

  这套税制看似对百姓有好处,可实际上,却是连五年都没挺住,就已趋近崩溃。

  个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这套税制本身就有一个致命缺陷。

  果不其然,朱怡炅还未说话。

  梁文煊便先开口了:“启禀监国,微臣以为,王大学士所言实为不妥。”

  朱怡炅问:“哦,有何不妥?”

  梁文煊说:“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虽是清廷在行税制,但其前提还是在于丁银造册,以为定制。可若是我大明现在便以此造册,永不加赋,那待到将来光复天下之时,又该如何来办?”

  王礼淡定回驳:“只需每下一地,便重新造册,清查户籍即可。如此,还可便于我大明迅速控制地方。”

  梁文煊又说:“可若是这般施为,岂非耗时耗力。再者,丁银多寡,又如何界定?若遇天灾人祸,又该如何征收?”

  王礼笑了笑,拱手说道:“回禀监国,此事却也简单。丁银之多寡,只需翻阅历年灾荒丰乐之年丁银总额及农收记录,从中勘定一个能够接受的丁银总额。”

  “并且还要兴建常平仓,如此,纵使灾祸之年,我大明亦可有济民之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