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1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来使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1章英国东印度公司来使

  冬去春来。

  大明新朝也度过了第一个十年,现在是建武十一年。

  算下来,朱怡炅来到这个时空也有十二年多了,从一开始时刻担心覆灭,穷兵黩武与满清作战,至现在天下归一,对外开疆。

  满清鞑子早已覆灭,就连那部《清史》也已在南京刊印推广。

  虽然销量不怎么样,毕竟就那么四代皇帝,一公一侯,可以讲的内容太少了。其中大半篇幅还都是百姓亲身经历过的年代,充满了苦难压迫。尤其是对比如今的大明新朝,说一句天上地下也不为过,百姓自然也就不感什么兴趣。

  倒是随着推广传播,反而不少士绅开始拾掇起了《清史》文稿,然后一面骂着鞑子残暴,不拿天下万民(士绅)当人,一面又怀念起鞑子时期,士绅免税,可以蓄奴的“美好”。

  当然,若他们知道没有朱怡炅,后面雍正也要摊丁入亩,那大概……还是会很爽,因为雍正的摊丁入亩只在全部小部分府县实行,他也知道全面推广会出事。

  而且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初期还行,到了乾隆就烂了,基本只能帮国家财政增加收入,但百姓的负担反而更重了。

  朱怡炅能干成,在于他是开国皇帝,制度、人才全是新建,手里又握着军队的刀子,可以放手施为。

  除非他宣布废除帝制,否则没人能反抗皇帝。

  今年的财政岁入虽还未统计出来,但仅看各地的赋税和沿海贸易。尤其对日、朝贸易(走私)数额的增长,还有国家战事的减少,也起码能再往上抬个一千多万两。

  七千多万的财政岁入,已经达到了乾隆盛世的鼎峰。再去掉乾隆糜烂的吏治所吞没的财政,要支撑收复西域、漠北,已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财政宽裕了,外部也无有紧要战事。

  朱怡炅总算是给大臣们放了个开春长假,也是他自己几年下来,想稍微歇一歇了。

  南京城市。

  几年首都地位发展下来,无论富庶还是人口,早已超越了昔年的北京城。

  新春佳节,城内大街小巷,商家门户张灯结彩,便是穷户人家,父母也难得拿出钱来,购置一些米面肉腥,过个好年。

  “这里便是如今中国皇帝的首都南京,真是一座富饶而又美丽的城市。”英国使节艾德豪,看着南京城的热闹富庶,顿时由衷赞叹。

  一旁,使节团副使亚伯拉罕同样点头:“没错,这是一座富饶而又强大的城市,看哪!这里便是乞丐……哦,我的天,这里居然连一个乞丐都没有。”

  废话,当然看不到乞丐了。

  朱怡炅直接将乞丐全部作为移民人口,拉去缺人的省份,第一年借给他们粮食、种子和耕牛,让他们开垦耕作,重新生活。

  但凡是被迫乞讨的,只要有手有脚,对于朝廷的安排都是感激涕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