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7章 安南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安南

  西域准噶尔准备对雪区和青海动兵,漠南、漠北蒙古同样在大明细作的挑拨下爆发内战。

  无论漠南、漠北蒙古部落,要他们背弃满清容易,可要真正臣服大明却不是朝夕的事。

  当年的漠南蒙古,满清就花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通过不断和亲和离间,才最终将林丹汗麾下的蒙古各部瓦解的七七八八。

  是的,满清一开始解决漠南蒙古,用的手段就是和亲,因为努尔哈赤打不过林丹汗。

  至于漠北的喀尔喀蒙古,满清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从皇太极到康熙,最后还是在沙俄的压力下,喀尔喀蒙古权衡利弊,认为沙俄可汗不礼佛教,而满洲可汗尊重蒙古的喇嘛教。

  满清与沙俄,居然是靠着尊重蒙古信佛的传统,换来了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归附。

  朱怡炅没那么多时间跟这些蒙古部落耗着,那就简单粗暴点,他们既然喜欢打,那就让他们打,大明卖给他们粮食和食盐。

  尤其是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必须持续性的给他们放血,同时将他们的注意力始终拖在漠北草原,让喀尔喀无力南下。

  等漠北、漠南乱个两年,草原疲敝,明军在北方的后勤粮道系统也差不多建成了。

  这时再挥师北上,将那些不听话的蒙古各部通通打服。

  届时,再通过世袭都统制,还有重新划分统一草场,算是打一棒给几个甜枣,反正不至于像满清那样,把草原拆的乱七八糟。

  徒增仇恨,强势的时候还好,一旦满清衰弱,草原必定叛乱,漠北就是这么丢的。

  大明未来对草原的政策,差不多就是允许汗部的存在,汗王改为世袭都统,然后通过往草原建城移民,来不断蚕食草原的地盘。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草原的土地,却比满清更加温和……相对而言。

  索伦部居于白山黑水(黑龙江),那里实在太冷了,一般人根本去不了,而且这时也不着急策反索伦部了。

  大明这边所幸没有让细作轻举妄动,现阶段还是只挑拨勾连漠北、漠南蒙古。

  漠南蒙古更是几乎不需要挑拨,他们自己就得因为世仇打的不可开交。

  说起来,随着漠南蒙古正式归附大明,已经有消息灵通的商贾,开始前往草原做起了生意。

  并非商人逐利弄险,这些商贾有不少本来就是往返草原行商的,只不过随着战争形势紧张,朝廷开始管控,他们才渐渐开始不做了,转而去投海贸生意。

  如今,草原归附,至少名义上归附,朝廷也放开了边关贸易,这也是利于控制草原。

  不少转为海贸的商贾,虽然不打算放弃海贸,却也打算将草原这条线重新利用起来。

  其中有不少还是来自扬州的盐商,这些盐商在盐业上不行了,自然会去想别的出路,而且拥有雄厚资本的他们,也比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