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阮氏来使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加一万龙骑兵。

  南京养马场,从印度买来的马尔瓦尔战马已经渐成规模,也可以开始拿来操练龙骑兵了。

  这也是陈济为啥叫苦预备役财政支出太大,因为马上枢密院又要募集十万大军,里头还有一万龙骑兵。

  即便从预备役里选拔,这支出钱粮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陈济忽地再度出班说道:“臣奏请陛下,明年开春是否重新于各省选拔秀女,充盈后宫?”

  却是来劝皇帝选妃的,毕竟皇帝已经超过一年没有选妃了。

  而户部是负责给皇帝选妃的部门,自然得时常出来提一嘴,就算没用也得提。因为这是职责,不提就是不尽忠职守。

  朱怡炅说:“此事容后再议,可还有奏?”

  皇帝选妃本就是政治意义大于实际,而今天下大势已定,他也没必要再去为了笼络地方士绅大族去隔几年纳妃了。

  要不然,这皇帝的妃子可就太不值钱了。

  至于子嗣,皇后为其诞下一个皇长子,而那位新纳的瑶妃已在上月诊出有孕,这几月在其余妃子的宫中也走的很勤。

  完全不必要担心什么。

  陈济拱手说道:“臣已无奏!”

  各部院汇报完毕,此次朝会例参便算结束了。

  王礼这时忽地出班上前,持节而立道:“臣奏请陛下,而今北直隶已然光复,当行迁都之议?”

  朱怡炅听罢,认真思索一会,摇头说道:“北直隶新复,然北地残破,百废待兴。而且国库空虚,此刻迁都,着实劳民伤财,还是容后再议吧!”

  现在的确不适合迁都,虽然北京已经到手了,但且不提永平府一直没有去占,整个永平人口大多都已逃散,就连知府都不知所踪,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

  这时迁都,还得在北京城布置重兵,一如昔年的北宋一般。

  而且,整个北地被战争破坏太严重,地广人稀,民生凋敝,这都需要时间来恢复。

  迁都不是把城市迁过去,皇帝在那边住着就行了。

  还得迁过去人口,构建城市经济,组成独特的首都城市经济圈,来维持都城的正常运转。

  明初,老朱就想从南京迁都了,只不过那时北方人口损失太严重,以至于老朱搞了个南北榜专门照顾北方考生。

  后来老朱花了三十年时间持续往北方移民,轮到朱棣上位才总算能够迁都北京了。

  ……

  而今的安南分南北两朝,南朝是阮氏(也可叫阮福氏)的广南国,北朝则是郑氏扶持的傀儡政权后黎朝。

  现在在位的后黎朝国王是黎维禟,又名黎维祯,实际掌权者郑主则是安王郑棡。

  这位郑主死后庙号为僖祖,还曾被后人误写为禧祖。

  郑、阮之间在1627年至1672年期间进行过七次交战,始终都无法奈何得了对方,最终无奈达成和解。

  双方划定江(争江)为界,郑阮各管一方之局遂定,史称“自是南北弭兵”。

  后黎朝,即郑氏通过立黎皇,并且向满清称臣纳贡,取得了安南国王的合法权位。

  这导致阮氏始终在大义名分上,要低于郑氏一成。

  二十年前,阮福淍便遣使广东,请求获得满清册封,但被满清以广南国为安南国土为由拒绝。

  今时,阮氏的海船再度于广州停靠。

  这次,阮福淍可谓是拿出了诚意,来使的却是他的嫡长子,掌奇鼎盛侯阮福澍,也是下一任的广南国主。

  他还有个称号叫云泉道人,跟他爹一样,他爹叫国主天纵道人,往下还有慈济道人……从阮福淍开始,往后三代,都在打真腊。

  阮福淍获得了嘉定、河仙,儿子阮福澍则得到了永隆、美荻,孙子阮福阔得到了包括朔庄、茶荣、贡布和磅逊在内的七个真腊省。

  只不过阮福阔是个暴君,虽然彻底击溃了真腊,将真腊变成了广南国事实意义上的附属国,却贪图享乐,横征暴敛,最终引爆了未来的西山军起义。

  直接将斗了几百年的阮氏、郑氏一锅端了。

  广东巡抚得到阮氏来使的消息,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向南京上奏汇报,同时着手安排阮氏使节前往南京朝觐。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