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朝会例参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效率,不代表不需要人操作。因此,目前这两样器械的推广,确实对民间影响不大。

  不过也就是现在,伴随后面改革的不断加深,珍妮机、飞梭的进一步推广量产,肯定会对民间纺织业造成冲击。

  而且,还有未问世的水力纺纱机,这可是个工业大杀器。

  不过无妨,工业要发展,本就会与传统手工业产生冲突,这是早晚要面对的。

  兵部尚书王士明这时开口说道:“陛下,自预备役制度设立以来,我大明各省都依诏推广下发。而今只在册的预备役兵额便已过百万之众,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国库恐难长期支撑。”

  “臣奏请陛下,是否应做出调整?”

  户部尚书陈济亦是出班说道:“臣附议!”

  这是预备役的兵额支出有些略微超支了,虽然还够不上财政赤字的程度,却还是叫兵部、户部这两个主要负责的行政部门感到心惊。

  朱怡炅略一思忖,摇头说道:“预备役乃国家大计,不可轻废。财政支出太大,那就想办法多多开源。”

  “王卿!”

  王礼持节上前:“臣在!”

  朱怡炅说:“此事便交由内阁,尽早列个章程出来!”

  王礼拱手说道:“臣遵旨!”

  王士明、陈济随即退下。

  王士明只是传统观念,纯粹觉得预备役的兵额太多,有些过于穷兵黩武。

  但遇上这么一个强势的开国皇帝,陛下说不能改,那就不改呗!

  陈济满脸忧愁,王士明只能看到兵额太多,觉得穷兵黩武,他却能明显看到花了多少钱粮。

  虽然比起如今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来说,并不算什么,但还是让他看得心惊肉跳。

  陈济想的也不是裁撤预备役,而是缩编节流。不过现在看来,陛下似乎没有要节流的打算。

  朱怡炅看着退下的兵部尚书王士明,不由心中想起了兵部、枢密院合部的事。

  现阶段大明这边,枢密院才是主官对外兵战的行政部门,兵部一直干的都是协调枢密院,还有管理国内治安。

  可以说,在大明,兵部从设立之初,就在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行政机构,便连工部都要比之强势一些。

  也就近两年,预备役制度兴起,预备役由兵部主管负责,才让兵部地位重新回升了一些。

  不过,枢密院、兵部,这两部必定有一个不能常设。

  因为两者的职权划分有太多重叠了,一个有实权就意味着另一个被无限架空。

  而且,就现在大明的模式来看,兵部已经事实意义上在沦为枢密院的附庸机构。

  预备役虽被朱怡炅划给兵部主管,但其最终服务对象还是枢密院及军队。

  嗯,等灭了满清,差不多就可以尝试将两部合并了。

  届时就改名叫国防部?

  算了,这太现代。

  古人就算听得懂意思,大概也觉得皇帝是个文盲。

  具体名号是叫兵部还是枢密院……届时再说吧!

  朱怡炅沉思之际,户部、礼部、吏部、刑部、宣传部、枢密院、军器局等诸部大臣相继出班汇报。

  虽然大明诸部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派系位次。

  这是人之常情,是人就会抱团,可以是地域性抱团,也可以是政治倾向性抱团。

  朱怡炅也默认了这些派系,初期阶段的派系相争只要皇帝控制好,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提高工作效率。

  真正有危害的是党争倾轧!

  动辄贬官杀人,一贬一大批,让朝堂都大洗牌,这才是党争的危害之处。

  因为大批官员下台,会造成政治动荡,同样新人上台,往往也会推翻前任政策,造成政策朝令夕改,百姓苦不堪言。

  当然,一家独大也有危害,例子嘛,前明崇祯的东林党算不算?

  东林党只是当时多个派系中的一支,而且这些派系都是没一个好东西,可谁让东林党赢了党争。

  卢象升也是东林党。

  孙传庭前期政治理念与东林党也相同。

  坏的只是一家独大。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