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2章 渡淮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渡淮

  徐州,萧县。

  萧县(安徽宿州)这时属江苏徐州府,与之同属徐州的还有后世盛产梨子的砀山县。

  就在明军大举西征湖北,并且势如破竹的时候,身在徐州的张文焕终于也动了。

  三万西北边军、八千盛京索伦兵以及两千余张文焕直系漕军,总计四万大军,全部出动。

  为了节省运粮民夫,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和构筑后勤粮道。

  张文焕直接走水路行军,自徐州出发,途经萧县过徐溪口,至宿州休整并建立粮站,随即又改道浍河进抵固镇。

  清军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还有粮草调运,自然不可能瞒得过淮南的明军。

  “……”

  杨恭看着手中军报,不由脸色古怪。

  说真的,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清军应该不太可能会主动进攻淮南,反而更有可能攻打淮安。

  甚至于杨恭都已经准备好,随时支援淮安战事。

  嗯,渡河攻打清军,围魏救赵。

  这是杨恭原来的想法!

  不过很快,计划赶不上变化。杨恭没料到对面的统兵清将居然有如此魄力,真敢带兵过来攻打自己。

  杨恭随即开始分兵,只余一镇继续留驻寿州,以防不测。

  其余部队,则全部驰援凤阳。

  张文焕的想法杨恭闭着眼睛都能猜的出来,这是准备逼着自己聚兵打决战了。

  清军走固镇,很明显是要由皇渡渡淮,攻打凤阳。

  千里淮河,有无数渡口,但仅有一个渡口被当地人称作“皇渡”,那就是十里程渡口。

  当年老朱便是出生在十里程渡口对岸的一处村庄,在称帝建立大明以后,凤阳被建为中都。这十里程渡口同样被老朱高度赞誉,并口头册封为“皇家渡口”。

  除此以外,神州陆沉、永嘉南渡,有大半流民便是从皇渡南逃。昔年楚霸王项羽兵溃垓(gai)下,也是从固镇突围,南走皇渡。

  国姓爷北伐,亦是走皇渡横扫淮北,吓得北京城里的顺治皇帝如坐针毡。

  皇渡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商业地位同样重要。

  明军未至淮水与满清隔淮对峙时,这里每日都是来往行船络绎不绝。

  清军未在固镇停留太长时间,在征调大批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并构建后勤粮道。

  一切准备就绪,张文焕这位满清老将终于从固镇挪窝,移师南下。

  两日后,清军前锋兵至皇渡。

  对岸的明军得到消息,同样也做好了准备,第一军主力两万大军全部驻扎于皇渡对岸各处滩涂,还有一镇则移师濠河(淮河支流),以防清军绕后突袭。

  六月十五。

  好日子。

  张文焕是五月抵达的皇渡渡口,然后连搜集带临时砍树赶制渡船,又花了他不少时间。

  到现在,总算是勉强凑齐能够一次性登陆数千清军的渡船了。

  张文焕作为沙场老将,自然深谙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可不会仗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